随着全市“疏解整治促提升”行动的不断深入,私搭乱建、露天经营、噪音扰民的现象越来越少了,原本属于居民干净整洁的环境经过整治提升了一大截后又回来了,而同时回来的还有在这些场所吹拉弹唱、翩翩起舞的“文艺居民”。“疏解整治促提升”释放出的空间,成为了市民精神生活的舞台,承载着北京的文化夜晚。
晚上6点多,十几位老年人在社区小广场上身着傣族服饰演奏葫芦丝。
晚上7点半,后海河边,两位乐手奏响《贝加尔湖畔》。
场景1亦庄荣华街道文体队重新恢复生机
在北京亦庄,有个“上海沙龙社区”。听着很“海派”的名字,但因为过去几年私搭乱建多、露天经营多、外来人口多,上海沙龙社区跟“海派”可完全不搭界,居民们几乎没有了晚间的正常休闲与文体活动,“太糟心,与其在外面活动,不如家里坐着”。而在全市“疏解整治促提升”的大背景下,荣华街道积极谋划,社区商圈通过疏解整治取得明显成效,以前被挤走的居民文体团队又恢复了生机,“没了油烟味,有了文化味”。最近每天晚饭后,社区里14支文艺团队正忙着中秋节晚会节目排练,老人们兴致盎然。
脏摊游商曾吓跑文体团队
亦庄上海沙龙社区有十几个居民自建文体团队,年社区建设以来陆续由一些退休老年人自发组织而成。模特队、柔力球、葫芦丝,还有偏运动的太极拳队、篮球队、乒乓球队等。各个队伍有活跃的成员几十到几百人不等,闲暇之余锻炼身体,陶冶情操,还编排动作,去老年公寓慰问演出,参加区里、市里各项比赛。可以说,社区老年人的文体活动开展得是火热且专业。
但过去几年,紧挨着社区的上海沙龙商圈,一直以来人流量大,私搭乱建多,餐馆随意在门口摆摊搭桌,餐饮车路上排成队,油污和脏水经常侵占马路。家住34号楼的邓阿姨对此感受颇深,“太糟心,与其在外面参加文体活动,不如索性就家里坐着”。
正因此,上海沙龙商圈被街道列为“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重点区域。今年春天开始,荣华街道联合城管、公安等部门,出动余人次,拆除上海沙龙商圈以及汉阳广场、48号地等违法建设余间,取缔店外经营、大排档余桌,拆除违规广告牌匾块、平方米。
仅针对上海沙龙商圈存在的露天经营、占道经营等违法现象,街道组织城建、综治、安全等职能科室以及城管分队、派出所等部门,对商圈大排档坚决清理、取缔,涉及20余家,余桌。每天7点到23点街道安排巡查队在商圈进行盯守。
商圈整治后葫芦丝又回来了
近日,北京晨报记者来到上海沙龙社区,晚上6点多,社区小广场上已聚集了三十多位大爷大妈,他们中最小的也已年过六旬,年长的有八十多岁。身着传统中式服饰的模特队队员们将中国古典音乐与曼妙的模特舞步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另一边,十几位老年人身着傣族服饰演绎着悠扬的葫芦丝曲调,给小区增添了不少民族风情。
71岁的邓阿姨又活跃在了社区小广场上,“能把商圈混乱的局面整治了,我们老百姓真是太受益了,今年夏天我都没再为门口那些大排档苦恼过。那里过去乱糟糟,虽说是个商业圈,但都是流动商贩,东西粗制滥造。听说改造完以后街道会对店铺统一规划管理,引进一些老字号品牌,这才叫社区商业街。”
抓紧排练准备社区中秋晚会
据上海沙龙社区的高书记介绍,商圈的改造会带动着居民区也一同整治,将已经十几年的旧设备和杂乱地带都清理了,小区居民的生活品质从内而外得到提升,“今年夏天和往年比,夜里出来遛弯儿锻炼的人明显多了,大家的夜生活没了油烟味,有了文化味,实际上,现在商圈整改施工还没彻底完毕,等到明年夏天,我相信还会更好。”
记者离开时,表演队正在进行排练,为即将到来的第六个社区中秋晚会做准备工作。邓阿姨告诉记者,每年中秋晚会都是社区居民的“大联欢”,“今年周边环境变好了,大家肯定更愿意出来参与,我们得好好排练,给大家准备精彩的节目。”
北京晨报现场新闻
记者张静姝文并摄
场景2后海小乐队吹响萨克斯演奏会
后海经过最近的整治后,环境更加宽敞了,也给普通市民的晚间娱乐提供了一个好去处。吹着深秋的夜风,在此演奏乐器的中老年市民成为后海的一道风景线,随着音乐声响起,更有人伴着音乐起舞。
每天晚上7点左右,后海河边就有人支起了话筒,放上了音响,几位年约六旬的男士拿起了萨克斯和长号,试了试音,表示晚上的表演就要开始了。周围很快就聚集起了不少街坊和游客,大家自发地围成了一个半圆,中间留出了一定空间,把表演者围在了里面。“真好听,每天准时准点过来听他们演奏,先过来找个好位置坐着,7点半左右就开始了。”
随后,悠扬的音乐声开始在后海飘荡,一曲《贝加尔湖畔》悠悠响起,记者看到周围的听众也随着音乐摆动,不时有人走入当中就开始起舞。一位年约七旬的阿姨随后也加入了跳舞的行列,“跳起舞来都觉得自己年轻了,我已成为他们的忠实粉丝,晚上没事就出来听他们吹曲儿,年轻人喜欢去酒吧听听歌,我们这里也不差,非常有趣。”
现场演奏的两位主力乐手,都是年约六旬,演奏了一个钟头都没有歇息,帮两位播放音乐的张先生表示每天从晚上7点半开始一直演奏到10点半,“他们中间基本上就休息一次,已经在这里演奏4年了,现在来的很多人都是老听众了,每晚过来听听曲儿、跳跳舞。”记者得知,吹萨克斯的秦先生甚至是4年前才开始学习乐器,如今已练习得炉火纯青,秦先生说,“喜欢音乐,就跟朋友一起学习,晚上吃完饭没什么事,大家街里街坊的就想到了一起出来演奏,既娱乐了大家,也为我们丰富了生活。”
秦先生表示,这是他们晚上的娱乐消遣,也欢迎喜欢玩音乐的朋友加入到他们当中来,一起把欢乐留给大家,也为自己的夜生活添姿增彩。
记者李傲文并摄
场景3德胜门城楼秧歌队敲响欢乐锣鼓
在寸土寸金的北二环,也有一处居民夜间休闲的好场所——德胜门广场。“呛呛起呛起……”欢乐的锣鼓声几乎每晚都飘荡在广场上,那里有不少喜好秧歌的居民在活动,大家拿着扭秧歌的扇子,穿上跳舞服装开启他们愉快的夜晚。
晚上7时许,北京晨报记者来到德胜门广场,百余平方米的地方支起了4个大鼓,广场每个角落放上了落地灯,一位女士正在调试音响,“先准备道具,扭秧歌大约8点开始。”秧歌队的领队侯女士说。侯女士称,每晚她会先跟几个舞友过来摆放东西,等人到的差不多了就可以“开扭”了。记者粗略估算,现场大约有50来人,男女老少都在其中,他们分布在广场两边,排列整齐的队伍,随着鼓点舞动着,甚至有路过市民就直接加入当中,在队伍旁边扭了起来,“路过就过来扭两下,运动运动”。
据领队侯女士介绍,秧歌队成立已经十多年了,打一开始就在这里跳,“大家晚上都是听着鼓声循过来的,这跟广场舞不一样,动作没那么复杂,只要跟着音乐扭动就行,跟着走一遍就都会了。”据了解,此处扭秧歌的市民最大70岁,而最小的是一位奶奶带来的6岁小孙女。
记者观察到,德胜门城楼的广场四周都是机动车道,并不靠近居民区。侯女士说,大家在这里扭秧歌,没有扰民问题。侯女士说,“希望我们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晚上的文化娱乐方式,也帮助大家锻炼身体,有兴趣的市民可以过来玩玩,欢迎新人的到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