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长号 >> 长号介绍 >> 正文 >> 正文

人文地理会理那些以箐得名的地方凉山

来源:长号 时间:2023/6/2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抗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213655.html

小黑箐有着“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之称,小黑箐的“长号”和“蹢脚舞”已经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祭龙节活动每年都要举行,吸引着不少游客的到来;每年春节期间有不少人来到竹箐河,在古桥上拍照留影,到古桥下喝酸水,游人络绎不绝;竹子箐的婚俗,保留了许多传统程序——请媒人提亲、举行定婚仪式、置办三天大酒席、回门、谢媒等。

会理县以“箐”得名的地方还有很多,各自保留着不同的礼仪、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民族风情,它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箐”的字意指山间的大竹林,泛指树木丛生的山谷。一般来说,以“箐”得名的地方,其境内山脉横亘,地势以山地、丘陵为主,山谷间树木丛生,生态环境好。

小黑箐的“长号”和“蹢脚舞”已经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会理县,以“箐”得名的地方很多,如“小黑箐”“竹箐”“竹子箐”“黄柏箐”“锣锅箐”“马槽箐”等。

小黑箐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年端午节期间,笔者随“中国诗歌万里行”的诗人作家一行,去有着“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之称的小黑箐采风。

小黑箐位于大黑山麓,全镇总人口一万四千余人,彝族占总人口的46%,民族风情浓郁。这里的人们能歌善舞,有“会说话就能唱歌,会走路就能跳舞”的美誉。

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便到了目的地。迎接客人的长号队伍早已分列村道两边,高亢雄浑的长号悠然响起,立刻让人感受到主人的那份热情和友好。

从几十只长号搭建的迎宾队伍里走出,迎面而来的便是热情的“入村仪式”——“拦门酒”。每人须喝完一碗酒,方能进入这道门。好在,碗里盛的是村民自家酿造的米酒。甘醇的酒碗刚刚端起,姑娘们就亮开歌喉唱起山歌,歌声悠扬婉转,声情并茂,让来客前脚还未踏进门槛便有了几分醉意。

这是小黑箐迎接远方客人的最高礼仪。礼仪还未结束,好戏便开始了。

民族文化广场上,一群彝族青年男女在富含节奏的笛声中跳起欢快的蹢脚舞。远道而来的诗人作家们在一浪高过一浪的热烈气氛中,自觉不自觉地融入到欢快的队伍中,体味独具特色的筛糠、山歌对唱、泼水及其舞蹈等文化习俗。

随行的村长介绍,小黑箐是中国红彝族文化的发源地,保持着传统的语音和传统的生活方式。在院坝的迎宾席上,情真意切的祝酒歌一首接着一首,酒随歌走,歌随人走,让客人感受红彝族酒文化的历史悠久。

有歌舞相伴的时光,有美酒相随的日子总让人觉得时间过得太快,大半天时间一晃而过。

太阳西斜,就要离开村子了,深情的酒歌再次响起。喝了一杯又一杯的送行酒,重情重义的小黑箐人在歌声中将客人送到村口。

小黑箐的“长号”和“蹢脚舞”已经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村长热情邀请诗人作家们再次来做客,参加村里的“祭龙节”。他说,祭龙节活动每年都要举行,吸引着不少游客的到来。

竹箐山间铃响马帮来

竹箐,位于会理县东南部,隔金沙江与云南省相望。因原乡政府驻地有一条竹箐河,故而得名。

竹箐河又叫酸水河,河上一座石拱桥因此取名酸水桥,桥身由一条形似飞跃中的石龙托起。石拱桥看起来十分古旧,显然有些年份了。桥面的石板上有深浅不一的马蹄印。

跨过酸水桥,便是一条古道。向北经会理可达成都,朝南跨过金沙江便是云南。过去竹箐一带山道崎岖,交通极为不便,原住地人们和那些来往的商队马帮就从这座古桥上经过,沿小炭山、过轿子岩,山谷中会听到水声轰响,经小铜矿、老通安中学就到达通安五一桥。

山间铃响马帮来,古桥石板上一串串蹄印正是这样由来往的马帮一步一步踩踏出来的。走在这条古道上,仿佛看到了马帮的来往,听到了商队的吆喝,它们从远处渐渐走来,又从这里慢慢离去。

听当地人说,每年春节期间有不少人来到竹箐河,在古桥上拍照留影,到古桥下喝酸水,游人络绎不绝。有人说酸水中含有的某种微量元素对人体有益,有人说是为了祈福除病,有人说是为了消灾辟邪,也有人说就是为了图个热闹。

竹箐河里的酸水千年流万年淌,流淌出一份浓浓的乡愁。出门当兵的青年,远行求学的学子或是在外打工的人们,临行前都要带上一瓶竹箐河的酸水,无论在天涯,无论在海角,喝了它,乡音不改。

竹子箐青棚里的浪漫多情

竹子箐位于关河乡红花村三组,四面环山,植被茂盛,裸露的岩石不多,但特别坚硬。有歌曰:“好个竹子箐,水冷石头硬,去时骑白马,回来拄拐棍。”这是当地很早以前流传的一首关于竹子箐的调侃歌谣,说的是竹子箐山路崎岖,交通不便。

竹子箐当然有竹子了,村落中民居房前屋后,沟箐两边都种有竹子,供编织篮子、撮箕、簸箕、筲箕、大箩、篾帽等生产生活用具,竹子箐因此得名。

竹子箐境内有长山沟、小箐沟、滑石板沟、木家沟、马桑沟、绿房沟、蛮子沟等众多沟箐。每条沟箐两边,都是起伏的高山。沟箐中溪水清澈,一路向北,流归红石井河,最后流入城河。因为植被过于茂盛,山高坡陡,日照时间短,因此气候冷凉,故而有“水冷石头硬”的说法。

竹子箐有五十多家住户,彝汉杂居,其中彝族占80%以上,许多彝族传统传承得很好,一直传承到今天。

比如竹子箐的婚俗,保留了许多传统程序——请媒人提亲、举行定婚仪式、置办三天大酒席(第一天叫相帮,第二天叫正酒,第三天早饭后叫散客)、回门、谢媒等。

置办大酒席的那三天是最热闹的,男方家女方家都要搭青棚。在用竹子、灌木和松枝搭建的青棚里,悠扬的笛声响起,小伙子大姑娘们,大爹大妈大婶子们,三姑三婆二姨妈们,从各家各户聚拢来,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和着笛子的节拍,跳起热闹欢快的蹢脚舞,边跳边走,边转边唱:“你爹不合心,你妈不合意,不合心、不合意,娃儿哪里来……”浪漫多情的气氛从青棚里弥漫开来,飘散在周边大大小小的沟箐里……

黄柏箐螃蟹箐锣锅箐各具特点

黄柏箐,是根据历史俗称黄柏箐而得名,原太平黄柏乡所在地。漫山遍野的杜鹃和布满山脊的风车是黄柏箐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吸引着不少游客的到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火把节)是黄柏箐最热闹的日子,这里举行盛大的歌舞表演和斗牛、斗羊、赛马等活动。

螃蟹箐,第一次知道会理有这个地名是在“会理出行”的“购票信息”栏目中看到的。心想,那里的螃蟹一定是很多的。既然那里通班车,说明那个地方并不偏僻,有机会了到那里捕捉螃蟹去。经打听方知,此箐隶属鹿厂白鸡乡。

此外,会理县以“箐”得名的地方还有鹿厂蜡虫四五组“锣锅箐”,爱国乡的“杨家箐”,果元热水村十组“马槽箐”,通安新发“大箐”“小箐”,通安小米四组“蚂蟥箐”,杨家坝庄房“小箐”,益门魏家沟六组“锣锅箐”,等等。这些带有“箐”字的地名,从唇齿之间念出来便觉得赏心悦耳,给人以美好的想象。

会理县的“箐”,各自保留着不同的礼仪、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民族风情。同时,它们又有着相同的特点,这些地方天然植被多,生态环境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素材来源

四川学习平台

综合整理

五彩凉山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

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目前人已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