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团危险系数最高的长号声部来啦!
1
关于长号知多少
AboutTrombone
长号在现代乐队中使用次中音长号和低音长号
强奏时洪亮辉煌,弱奏时圆润柔和
乐器亮点
长号又称“拉管”,是构造上经过技术完善,很少改进的铜管乐器。它通过滑管来改变号身的长度和基音的音高。由于它以滑动的伸缩管代替活塞,故能演奏所有的半音进行,大大地增强了它的表现力。
结构图
发展简述
公元前17年
考古学家发现它起源于公元前十七年。
这种乐器是由中世纪的萨克布演变而来。
17世纪
17-18世纪时多用于教堂音乐和歌剧的超自然场面中。
19世纪
长号成为交响乐队中的固定乐器,也是军乐队的重要乐器,同时还大量用于爵士乐队,被称为“爵士乐之王”。
2
爱乐说
LEGEND
在神秘的爱乐大陆有一条江湖流传已久的警示
——“千万别坐在长号声部前面!”
如果迫不得已……那么请你切记要小心脑袋!
长号凭借修长的调音管能轻易演奏出独特的滑音的同时,也问鼎爱乐第一大杀器。如果不慎使乐器与前排演奏员的肉身连成一条直线,那在一瞬间所爆发出的物理伤害足以令受击者怀疑人生…
来看看长号声部的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吧!
马伏波
长号声部首席
非常荣幸可以成为育英爱乐乐团长号声部的一名成员,我参加这个乐团已经七年了。这次开学乐团训练让我很激动,因为我们已经半年没有在一起演奏了。在整个乐团里演奏就像是一个整体一样,大家能够齐心协力,我觉得这是参加乐团我得到的最大收获,非常感谢乐团给我了一个平台,一个学习的平台,一个交流的平台,一个协作的平台。
刘钰
长号声部声部长
接触长号有八年了,在初中时加入了育英爱乐这个大家庭。排练、比赛;相遇、相知。在这里,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除了在这里学习到很多专业的业务技术外,感到更温暖的是“大帮小”的传承。从一个被照顾的小成员成长为如今学会关爱他人的老成员,因为乐团,我将“担当”一词赋予十六岁。很感激也很荣幸。感谢乐团给予我成长,教会我担当,荣幸成为乐团的一员。
翟浩博
时间总是这样,不给任何人以任何地考虑,就从身边悄悄溜走,那么留下的,便只剩回忆。
今年是我来到育英学校,来到爱乐乐团的第三个年头,时间过得真快,如今仿佛还依稀记得小升初特长考试的那一天,我拿着我这位“好兄弟”来到各校应考,当我第一步踏进这明亮而宽敞的排练厅后,我便被它所吸引,对日后的训练产生了无限遐想。
不到三个月后我迎来了初中第一次音乐会,不得不感叹,为了这场音乐会,在筹备中倾注了老师与同学们极大的心血,目送最后一抹夕阳,迎接第一束皎洁的月光早已成为训练的真实写照,从前期的辛苦排练,到后期的精心彩排;从演出宣传到嘉宾邀请;从舞台布置到座位安排,从音响效果到灯光效果....环环相扣,每一步都要有精准的预算,每一步都要完好的到位,从主任到老师,从首席到部员...虽然曾经历过无数个与夜晚接触的日子,但整个过程却是宝贵的经验,演出成功的愉悦萦绕心际,难于言表,这是珍贵无价的精神财富。
没有虚度光阴,就能留下最美好的记忆,回想这短暂的两年多的时光,一幕幕比赛演出的画面仿佛还在脑海中串演,一首首深情的乐曲仿佛仍在击打着我的心弦,一次次的经验仿佛保存在我的记忆深处,所以要珍惜每一天在乐团的时光,它也许就会成为未来美好的回忆与前进的动力
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李宇宸
第一次接触长号是在二年级的时候,那时听老师吹了首新闻联播主题曲就无比自豪,那是多么慷慨激昂。随着逐渐深入的训练训练的曲子也从光荣榜到了。
还记得第一次演出的时候我们早上六点就匆匆赶到学校收拾一下要带的东西就去了演出场地。那一次,演出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长号的美丽。
回想着引领我开始长号之旅张老师,严厉而可爱的李老师最美丽的路老师,帅气的李指挥,育英爱乐乐团就是我第二个家。
韩一路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我和我的乐器-------长号就一起度过了七年的时光。还记得当初,路老师来的我们班级问谁喜欢音乐,当初我连高音谱号是什么都不知道但好似命运的安排,我站了起来,于是就作为一名长号手加入了乐团。在乐团的时光是快乐的,虽然演奏的不太好,但毕竟是亲自演奏出来的,总是会有一种成就感。到现在,无论开心,伤心,愤怒,烦恼。一曲下来,心情都会平复。我并不为我的“一时冲动”感到后悔,而是更加感谢那“不成熟”的“一时冲动”。
左右滑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