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声中庆新春
“咚咚锵、锵咚锵……”1月25日上午,还未走进宣城市郎溪县梅渚镇定埠村民俗文化传承基地,一阵阵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便传入耳中。原来,这里正在进行一场“大小锣鼓”新春民俗表演活动。
大锣鼓表演由9人组成,只见鼓手抡起鼓槌猛地敲向磨盘大的红漆大鼓,其余人员分工明确,敲击苏锣、长号、大钹,按照曲目配合着鼓点奏响,声音洪亮有力;小锣鼓表演由7人组成,演奏中穿插唢呐和长喇叭伴奏,曲声欢快。随后,4位手拿彩旗的孩童蹦蹦跳跳地上台,开始进行“小马灯”的排练,他们不停变换阵型,活泼可爱的动作引来阵阵掌声。
“俗话说‘锣鼓响,脚底痒’,小时候听到锣鼓一响,我就会跑出去凑热闹,图的就是喜气。”参与打鼓表演的定埠村村民葛云军说,他是土生土长的定埠村人,对于大小锣鼓的表演,从小就耳濡目染。每年春节返乡后,都要利用空闲时间跟老一辈的表演能手学习大小锣鼓敲打手法,在锣鼓声中感受年味。
今年70岁的吕贵宝是该村大小锣鼓表演的行家里手,从小随舅舅学习小马灯的演跳和大小锣鼓的演奏。经过40多年的练习和表演,他技艺精湛,精通小马灯、大小锣鼓的全部表演及演奏。“定埠传承大小锣鼓的历史悠久。小时候我经常能听到大小锣鼓的声音,热热闹闹的,总感觉那些锣鼓就像能说话一样,不知不觉就对它着了迷。”吕贵宝回忆道。年,在当地政府支持和吕贵宝等人的努力下,“大小锣鼓”成功申报了安徽非遗项目。从那以后,吕贵宝更加注重拓展“大小锣鼓”的传承范围,从本村和周边村落中精心挑选爱好者,传授技艺。同时他们还结合小马灯降福会等表演,让锣鼓活跃在舞台上,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文化“大餐”。
“春节前后,我们都会组织大小锣鼓的表演,这是为了烘托节日氛围,让大家过一个快乐、祥和的新年。”吕贵宝说道,随着老一辈表演者年龄渐大,能熟练掌握大小锣鼓的人越来越少,但只要大家愿意学,他们都愿意教,让村民们加入表演队,不但增加了大家的收入,也能促进非遗传承。
大小锣鼓表演是郎溪县举办的“年非遗线上线下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基础上,线下活动在非遗传承基地表演,让群众近距离了解非遗技艺。线上则推出了郎溪县非遗传承项目系列宣传片,开展“郎溪非遗拜大年”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营造‘非遗过大年’的氛围,以达到传承方式的多样化,加大非遗整体性、活态性、生态性保护力度,不断提高传承能力和水平,让大家了解非遗、热爱非遗,也让村民在春节期间享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弘扬我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郎溪县文化馆馆长谢满说。(记者罗鑫通讯员余克俭)
“文化年货”送老人
台上,全椒县儒林戏剧团的志愿者正用心演着庐剧《姐妹换嫁》,台下,百余位老人津津有味地观赏着,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1月21日,记者来到全椒县二郎口镇峨嵋村养老服务管理中心时,县文化馆的志愿者们正在开展“志愿红为党旗增色非遗文化情暖夕阳”走进养老院文艺演出慰问活动,把文艺年货送进老人们的心坎里。
近日,全椒县文联“送万福进万家”活动现场,十余位书法家为市民免费书写春联。沈果摄
“以往春节前的关爱老人活动,大多是送吃的、用的,这几年国家政策越来越细致,老人们不仅吃得好、穿得暖,社会各界还经常送来慰问演出,让老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富足起来,真是送进了老人的心坎里!”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肖长义说。
提起现在的生活,92岁的费金余老人特别高兴。有着60多年党龄的费老告诉记者,他的子女都在外地上班,老伴早已过世,子女们每年也就只有过年的时候能够回来一起吃个团圆饭。村里的养老服务中心提供助餐、助浴等服务,生活非常方便,在外工作的孩子们都非常放心。“这里经常会有志愿者来慰问演出,特别是春节前送的戏,我们都爱看,希望这个活动能够一直办下去。”费金余说。
“向天空发射三颗信号弹,让它们照亮祖国的山河!阿米尔,冲……”当天,二郎口镇广平村老影剧院里正上映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其中动情的一幕幕,让台下观众特别是老年观众红了眼眶。春节前这段时间,广平村及附近村的群众经常走进老影剧院,一边欣赏电影,一边寻找旧时记忆,红墙、绿窗、木椅,承载着一代人记忆的老影剧院经过改造提升,悬挂了广平村各时代老照片和经典影视剧照,新建的老式电影博物馆里展陈着电影胶片素材、拷贝和磁底等,既有新气象,又保留了旧时味道,让走进来的老人们仿佛回到了过去的时光……“以前,这里过春节时,大家生活很单调,就是待在家里吃吃喝喝。这几年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了,送演出、送电影到家门口,日子可充实了,村里的老年人晚年时光也变得精彩起来。”二郎口镇文化站负责人桓永峰对记者说。(记者罗宝通讯员周磊)
送“福”上门暖人心
“文化年货”送企业,“留阜过年”精神爽。春节前夕,由阜阳市委宣传部、阜阳市文联主办的“我们的精气神”——年文化进千企进万家活动在阜阳市经开区启动,首站走进安徽阜兴新能源公司,10余名知名书画家,用传统书画艺术的翰墨重彩,为在阜企业送上一份“文化年货”,让身在异乡的建设者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和祝福。
当天上午,在阜兴新能源公司内,室外四九寒天,室内温暖如春。书画名家们执笔蘸墨、尽情挥毫,经过3个多小时的专心创作,一百多幅饱含着浓浓年味、寓意吉祥的春联、“福”字和花鸟画、山水画跃然纸上,寄托了大家对新春的美好祝愿。企业员工们围着书画家热切等候,收到充满暖意的“文化年货”时,他们个个笑逐颜开。
记者了解到,阜兴新能源超高效太阳能单晶硅片项目,是安徽省“双招双引”重点工程和阜阳市光伏新能源产业“一号工程”,于年12月11日开工建设。为确保项目尽早竣工投产,公司不少外地员工今年选择“留阜过年”。阜阳市文联主席李平告诉记者:“艺术家们选在春节前走进企业,就是希望能通过送上‘福’字、书画等‘年货’,让企业一线建设者在阜阳过年过得安心、舒心,像在家一样温暖。”
拿着一幅幅散发着墨香、寄托着新年美好愿望的书画作品,职工们脸上充满了笑容。大家纷纷告诉记者:“现场写福字、送春联与在街上购买的福字、春联意义大不相同,这些作品包含着阜阳艺术家的深情厚谊,让我们再次感受到阜阳的温暖。”
据悉,虎年春节前夕,阜阳市、县两级联动,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组织文艺小分队,为一线建设者和疫情防控人员、环卫工人、好人模范、先进典型等送演出、拍全家福,为出租车师傅、快递小哥、家政服务人员、游(旅)客等免费写对联、送“福”字,大力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凝聚起感恩奋进、干事创业、追赶跨越的强大精神力量。(记者安耀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