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汨罗江流域沉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宝藏。其中的汨罗市和平江县都是非遗大县。近几年来,双城均致力于非遗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工作,汨罗市更是被评为全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强县(市)。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看看双城都有哪些非遗吧~
▲汨罗-平江各等级非遗金字塔图
目前(截止年),汨罗市有世界级非物文化遗产1项,国家级1项,省级6项,市级5项,县级21项。
平江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省级5项,市级1项,县级29项。(以获批的最高级别为准)
▲汨罗-平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图
对比来看:
汨罗市的高等级非遗要多于平江县,源于近年汨罗在非遗上的持续投入与发力,今年汨罗市在湖南省第五批非遗中一次性夺得了三项;而平江县的县级非遗数量巨大,后备丰富,但财政支持不足,近年在高等级非遗上进展不多。
汨罗市的非遗主要与屈原、端午相关,多个县级非遗实为从人类非遗“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延伸出来的,如粽子、龙舟、香囊制作等;而平江县的非遗多样性更高,在传统音乐、舞蹈、戏剧、体育、民俗、手工技艺等多方面均有发展。
汨罗市的非遗主要分布在汨罗江沿线,集中于屈子祠镇和长乐镇;平江县的非遗分布更为分散,大部分非遗在县域各镇均有分布。
下面,是两县世界级、国家级、省级非遗的具体介绍,市级与县级非遗将在下篇详细介绍~
01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1
中国端午节·汨罗江畔端午习俗
公元前年的端午日,深受人们景仰的伟大诗人屈原怀着对祖国的满腔热爱和对时局的极度无奈,跳入汨罗江的万顷波涛中。从此,汨罗江畔便诞生了一个传承了二千多年的民间节日——端午节,并由此派生了一项经久不衰的体育运动——龙舟竞渡。
汨罗江畔端午节一般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十五结束。汨罗江边楚塘、渔街、凤凰山、河市、归义、红花、新市、浯口、长乐等一带的端午习俗,除了办盛宴、吃粽子、插艾挂菖、喝雄黄酒、赛龙舟外,还有雕龙头、偷神木、唱赞词、龙舟下水、龙头上红、朝庙、祭龙和祭祀屈原等特殊风俗;其观龙舟、回娘家、辞端阳、插艾叶、喝黄酒等风俗更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这些民俗仪式文化内涵丰富,还留下了“宁荒一年田,不输五月船”等许多端午民谣。端午习俗自汉以来就有零散的文字记载,公元年颜延之的《祭屈原文》、公元6世纪初吴均的《续齐谐记》及稍后的《荆楚岁时记》《隋书·地理志》中均作了相关描述。
年5月,“汨罗江畔端午习俗”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关头”仪式
02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
龙舞·九龙舞
平江九龙舞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始于汉、兴于唐,演绎至今。”它发源于平江县伍市镇白杨村的姚姓家族,相传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在汨罗江投江后,洞庭湖龙王不让其忠魂返回人间。龙王的九个儿子常在汨江遨游,得知老百姓深深爱戴、怀念屈原,每逢端午节驾起龙舟,打捞屈原忠魂,他们对龙王依仗权势,迫害忠魂不满。于是,他们请来玉皇大帝,接来南海观音,在洞庭湖畔掀起巨澜,迫使龙王将屈原忠魂送还人间。
为纪念九龙的义举,人们模仿其舞姿创造了九龙舞。平江九龙舞表演套路复杂,包括“九龙戏水”、“八宝笼灯”、“金盆吊水”、“老龙脱壳”、“铁龙关象”等在内的传统套路有26套之多。这些套路排列有序,变幻莫测,9条龙时而相互缠绕,时而组成精美图案,转眼又变化成新的阵式,令人目不暇接。曾有一本规范九龙舞表演套路的《龙谱》在当地姚姓家族内部传承,其范式沿用至今。
九龙舞表演阵容强大,气势磅礴,撼人心魄。表演中9条彩龙配以4面龙旗、4面大堂鼓、4面大铜锣和4把长号,名舞龙队员头戴龙盔,身着龙服,足穿龙靴,高举“政通人和,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四海升平”的长条幅,威风凛凛。九龙舞从洞庭阵出场,经过“二龙戏珠”、“五龙捧圣”、“七层花楼”、“九龙戏水”、“群龙聚首”、“铁龙关虎”、“老龙脱壳”等环节,最后以“龙归大海”结束。表演所用锣鼓等打击乐器均由平江民间的铜匠、鼓匠艺人制作,音色浑厚,对比强烈,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旧时白杨村设有“龙会”,铜锣一响,号令全村。每次出龙都要在祠堂设摆香案,燃放鞭炮,以雄鸡祭龙。香案下面摆有一口五担水的大缸,内盛汨罗江畔智峰山中的清泉水。祭龙赞语为四言韵词,祭祀完毕,九条彩龙依次在香案前摇头摆尾而过,然后大吼一声,冲出祠堂。九龙外出后,祠堂内香火不熄,由9位老人轮流值班,日夜祭拜。香案前的神水散予乡民饮用,以祛病消灾。
年,平江九龙舞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年被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姚大明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年《九龙闹洞庭》#3
抬阁·长乐抬阁故事会
长乐抬阁故事会历史悠久,传承千年,是从远古每年正月举行的祭祀活动与上元闹花灯中演变而产生的。据考证源于隋唐,盛于明清,上世纪八十年代已达顶峰。随着时代的变迁,已成为湘北地区人民群众最喜爱的民间文化艺术之一。
长乐抬阁故事会分为地故事、地台故事、高彩故事、高跷故事四大类。从正月初一至元宵节期间,长乐人自发分成上市街和下市街两个团体,举行故事会竞演。其特点是以民间历史故事典型代表的突出人物、事件、画面为镜头,通过人与道具的完美结合。配以会旗、彩旗、横竖牌匾、彩灯、油筒、威风锣鼓、乐队等,再配以玩龙(彩龙、火龙)、舞狮、彩莲船、腰鼓等,通过上、下街的一来一往对垒,以“比”的形式来吸引观众。即比数量、比威风、比高矮、比智慧、比新奇、比技巧、比文字、比表演艺术、比风格等,从而形成热烈壮观闹新春的场面,表现爱憎与忠奸,渗透幽默与讽刺,传递友谊与祝福,祈求吉祥与和平,宗尚科学与文明,可以说是一部记载历史文明的活化石。年,抬阁(长乐抬阁故事会)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高彩故事
03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4
平江花灯戏
平江花灯戏在平江境内流传甚广,戏班分布于全县85%以上的地区,三阳、南江、三市、三墩、长寿、城关等地区为主要流行区。平江花灯戏由宋代滑稽和民间说唱、表演、舞蹈等综合艺术发展而成。
平江花灯戏的传统剧目比较丰富,有“四十八围”之称。清代、民国时史传、通鉴盛行,花灯戏艺人或以史传、通鉴编剧,或由原剧本改编。现保存的传统剧目有:林三守花、买纱逗火、麻城打卦、池塘洗澡(新增哭夫、寻夫)、紫金瓶(后改为八围)、三赶春桃(八围)等。平江花灯戏的音乐,以弋阳腔演变的罗罗腔(或南罗腔)为基调,结合当地的民歌、山歌等地方音乐元素,融会为平江花灯戏音乐。其句式固定,旋律跳跃,节奏明朗,曲调活泼诙谐、轻松风趣、柔和愉悦。年,平江花灯戏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5
平江民歌
平江民歌是产生并流行于湖南平江县域的民间歌曲。平江古属三苗国,春秋属罗子国,自秦改县至今。自唐代开始,随着中国五次人口迁徙,先后从江西、广东、福建等地迁入平江的姓氏达多个,多地域人口的融合,创造了平江特有的民间艺术和平江土语,形成了平江“十里三音”的语言特色,加之这里受地缘封闭的天然屏障的保护,保持了平江民间艺术特色的稳定性。平江民歌生成于平江这块古老的土地之上。平江保存了传统的文化,在乡风民俗方面遗留了一些古代的文化特征,其中的平江方言就有一些古汉语音韵。如方言中把“江”读成“冈”,“妈”读成“抹”,“人”读成“凝”。对人的称谓:少女称小娘,媳妇称大嫂,老妇称干娘等,平江民歌就是用这种方言演唱的,它既不属赣语系,也不属长沙语系,音调大致可分为六声,可用音程来表示阴平、阳平、上、阴去、阳去、入之间的关系。
平江民歌是一种形式简朴的民间艺术,歌词内容同当地人民生活、历史、习俗、语言密切相关,真实地反映着社会生活。在艺术风格、表演形式上生动活泼,丰富多彩。音乐曲牌甚多,旋律优美,流利畅达,节奏明快。年,平江民歌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6
屈原传说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时楚国人。年轻时曾任楚国的要职“左徒”。他一生忠君爱国,同情人民,主张彰明法治,惩治腐败……,虽深得人民的爱戴,却深为权贵痛恨,最终被流放江南,定居汨罗,公元前年秦将白起破楚都郢都,屈原深感复国无望,又不愿做亡国奴,遂在这一年的五月五日含恨投汨罗江以身殉国。年世界和平理事会确认屈原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据考证屈原在汨罗一住九年,朝与渔父驾舟撒网捕鱼,日随农夫荷锄躬耕田垅,夜伴妇孺耆宿畅言灯下,与乡民们水乳交融,深得乡民爱戴。在汨罗期间,他完成了光辉著作《离骚》、《天问》、《九歌》及《九章》中部分篇章的创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也在民间留下了众多的传说和故事。
在岳阳,屈原的传说在民间和历史文献中有多种多样的流传形式。如:在夏日纳凉的禾场和冬日取暖的火炉旁,老人以口述的形式讲说;在课堂、私塾,由先生、老师对学生讲述;在民间婚丧庆典中,以对歌的形式一问一答。在历史文献中有记载,如南朝宋宗懔的《续齐谐记》、吴均的《荆楚岁时记》、《隋书地理志》,唐沈亚之的《屈原外传》、《湘阴县志》,以及一些历史碑刻等均有零星收录。
年,屈原传说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7
屈子祠祭典
屈子祠祭屈大典是一项极具地方特色的祭祀活动。主要分布在汨罗江中下游地段(上至新市,下至磊石山,汨罗江与湘江汇合处)及汨罗江中下游两岸的归义、百丈、红花、楚塘和屈原行政区以北一带。汨罗江中下游是屈原晚年生活、居住的地方。
祭屈初始于屈原殉国后,汨罗江两岸人民在每年的端午节自发组织龙舟竞渡、祭屈仪式纪念屈原,祭礼由巫师主持。汉代三闾大夫祠庙设立,官府祭屈活动成为历朝沿袭的祀典。历代官府端午祭奠,有史料可考的有南朝宋湘州刺史张邵亲临汨罗祭祀,并请颜延之作《祭屈原文》。唐天宝七年()唐玄宗下敕重修屈子祠,并命地方官“岁时致祭”,将祭祀屈原正式纳入朝廷的祀典之列。此后,历朝数次给屈原追赠封号,官府数次修建庙宇,每次加封和修建都由州、县官员亲临祭奠。
年,屈子祠祭典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8
平江皮影戏
影戏自明清(可能更早尚待考证)传入平江到现在已有六七百年,平江地域宽广,但影戏演唱大同小异,风格基本统一。平江影戏流传剧目有两个特征:一、原创者名姓失传;二、没有文学剧本。艺人说“戏在心里”,流传下来的剧目都是历代艺人一字一句口口相传的。年经过整理,平江的皮影戏剧目共有余个,分为喜剧、悲剧和正剧,演法分本戏、折子戏和连台戏。平江影戏与外地影戏的区别,主要是声腔、曲调不同,最有独特风格的唱法是翻高,可以猛然在原音上提高四至八度,以唢呐为梢腔,伴以京二胡丝弦,所使用的腔调为“京搭汉”(既有京剧音乐风格,又有汉剧音乐元素),分南路三眼、正北路、北路垛子、北路急板、北路慢板、二六垛子、唢喇腔有起板、倒板。
平江影戏行当角色同巴陵戏、湘剧相似,分生、旦、净、末、丑,每一行当又有年龄划分,艺人要按行当年龄不同发音演唱。四十八本老影戏是启蒙戏,是训练基本功的戏,要背熟各种“通引”、“通白”、“铁引”、“铁白”(或叫“孤引”、“孤白”)。
平江影戏的声腔分为琴腔、唢呐腔(南江艺人叫歌腔)两大类。琴腔属于汉戏系列,源于汉戏的巴陵戏和湘剧是流行平江的大戏,过去统称“巴湘戏”。平江影戏的锣鼓经、南路、北路各种板式的唱腔过门与汉戏、巴陵戏一脉相承,经艺人口口相传,加上平江语音的区别,又不完全同于汉戏、巴陵戏。唢呐腔(歌腔)是影戏传入平江后产生的一种新腔,它与任何剧种的腔调都不相同,是平江影戏的独特风格,类似越剧清唱、湘剧高腔的形式,清唱加唢呐尾腔,但腔调韵味与湘剧高腔完全不同,风马牛不相及,唱词为上下句,每句一般七个字,结尾句用三字导入唢呐过门。
影戏早于灯戏,因此原创于影戏的小调要多。但影戏演出中,有时也演唱“花鼓戏”、“平江灯戏”的腔调,还用到快板、莲花闹、渔鼓等一些文艺表演形式。
年,平江皮影戏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9
幕阜武术·幕阜拳·械·气功
平江县境内的幕阜山,崖壁千仞,奇峰耸立,树木参天,郁郁葱葱,自古为景秀名山。幕阜拳、械、气功因流传于幕阜山一带而得名,后统称“幕阜武术”。
传说晋代丞相葛洪辞官后有一次面对深涧静坐养神,猛见崖脚下一只猛虎正注视着一个洞穴,穴中突然窜出一条巨蟒,头大如巴斗,身躯似大树,同猛虎展开了一场恶斗。猛虎的跳跃翻扑,巨蟒的蜿蜒升腾,使葛洪悟出了其中的奥秘。他经过许多时间的揣摩,将平生所练的武功与所见的龙虎相斗融为一体,创造了“龙虎争巢拳”。后来又见獐鹿落入虎口和蟒腹的惨象,进而沉思,如何才能制虎于死地的招式,又创造了棍术“幕阜丹崖棍”。他将所创造的拳术与棍术传与独角大王毛天柱,毛天柱后来传给青山道长、云天寺灵和尚、白须长老等人,白须长老传给李纪堂,对幕阜拳、械、气功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李纪堂得老者传授幕阜拳、械、气功只有十八式,棍只有十六式,后经演练将金刚独臂拳与之相融合,演练成三十六式;又把金刚剪与幕阜棍融合,演练成三十二式。之后李纪堂将此拳棍传给其孙李良兴。经过李良兴的演练不断得到发展和演变。幕阜拳迄今已增到八十六式,幕阜棍增到六十四式。年经过省武术协会挖掘整理后,幕阜拳棍得到广泛传授,走出了幕阜山,已流传到湖南各地,及湖北、广东、云南、江西、浙江、江苏等省地,并被行家认可为是目前国内尚属罕见的拳种,极有研究价值。年平江县城关镇成立了幕阜山武术馆,李良兴任馆长,年代表省组队参加全国在井冈山举行的老革命根据地武术观摩交流大会,李良兴为领队,表演幕阜拳、棍,受到热烈欢迎,为湖南争得了荣誉,受到省体委的嘉奖。幕阜武术(幕阜拳·械·气功)被公认是独特的武术门类。年5月,入选湖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0
毛笔制作技艺·川山毛笔制作技艺
汨罗市川山坪镇素有“毛笔艺术之乡”之美称。早在汉代,川山就有民间制作毛笔的史料记载,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川山毛笔以独产的汨竹、红竹、羊毛、狼豪、牛骨、高级胶水为原料采用系列传统工艺精制而成,笔杆纯白、花色或黑色,精制牛骨作顶盖装饰,笔头细嫩,洁白,身架平稳,蘸墨适中,着墨均匀,书写流利、光滑。其工艺流程有配料、水盆、斗笔、整笔、装簧、检验、包装等七大工序、余道小工序。按其构造和用途,可分为羊豪、狼豪等2类,小楷、中楷等37亚类,特制小楷、双料小楷等多个品种。川山毛笔,用料考究,制作精巧,种类繁多,分目详细。其产品有书写如意、得心应手、锋力持久、柔软轻快、吐墨均匀、一笔多用之特点。
年,川山毛笔制作技艺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1
龙舟制作技艺·汨罗龙舟制作技艺
汨罗江一带的先民,自古就有在端午节前后,在江湖水面划着各式船只娱龙祭龙的习俗。公元前年五月初五,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因自己的祖国楚国的都城郢都为秦所破,不堪亡国之痛,便在这一天投汨罗江以身殉国。汨罗江两岸的渔民、农夫、樵子划着各自的船只,在汨罗江上抢救打捞屈原,形成了竞渡之俗。这一带民间传说:在东汉光武年间,有一年端午前夕,有一神人来到汨罗江畔,对划船的人们说,屈原所崇拜者龙也凤也,你们抢救屈原之舟应以龙凤为形才是。于是,渐渐地演变出龙头凤尾、形状各异、专门用于竞渡的龙舟,俗称“飞凫”式龙舟。
龙是中华民族共仰的图腾,人们认为龙有无穷的威力,掌管着天上的风雨雷电,人间的生老祸福等等,因此在造龙舟时,切不可等闲视之,以免亵渎了龙神。为企求龙神的庇佑,在造龙舟时便衍生出许多神秘的仪式、严格的禁忌和专有的技艺。比如造舟的场地要封闭,不允许小孩和女人靠近等。这些“技”和“艺”,是制作龙舟的匠人们千百年来一代一代用心血凝聚而成的,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湘楚文化的活化石。
“汨罗民间龙舟制作技艺”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集中分布于汨罗江流域一带,尤以汨罗屈子祠镇为盛。一般由乡村木匠承担,但并不是所有的木匠都能制作龙舟,由于它不同于一般的船只,不仅要求外形美观、大气,数十名划手登舟后要稳,划起来要快。这就对舟的长度、宽度、弧度、深度以及板材的厚度、龙头的大小等都有极其严格的要求,但又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样品,也没有图纸,只能凭匠人积累的经验完成,慢慢地匠人们便行成了自己的风格和流程,以致形成不同的流派,而各流派(即各匠人)之间,又互不交流,各自保秘。到了清末民初,随着龙舟竞渡活动的繁荣,这种制造飞凫式龙舟的技艺日趋完善,流传至今。
年,“汨罗民间龙舟制作技艺”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2
中秋节·新市中秋耍宝塔
新市古镇文化积淀丰厚,码头文化、商埠文化、集镇文化、民俗文化相互交织。元末明初以来,这里一直沿袭着“中秋烧宝塔”习俗,它深深扎根在这座古镇,承载着古镇人民共同的历史信仰和地域认同,寄托着古镇人民对“民族团结”、“国泰民安”的美好生活向往,呈现出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和原生态特征,具有杰出的历史、人文和经济价值。
新市“中秋烧宝塔”是一项原始、古朴的民间祭祀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垒塔、祭塔、拜月、烧塔、闹塔、打塔等,同时还伴有祭河神、放河灯、猜灯谜、唱皮影、演灯彩故事等民俗活动。
据已故的张丙煌老人撰写的《新市街史志》遗稿中记述,新市烧宝塔习俗起源于元末明初。当时的新市街,因“鞑子”的残暴统治,不少人家破人亡,到处是断垣残壁,一片荒凉。人们不愿忍受“鞑子”的残酷统治,在古镇徐家码头一名叫徐亮的年轻人带领下发动起义,推翻了当地“鞑子”的统治。为庆祝胜利,大家从废墟中捡来砖头瓦片,在汨罗江边堆砌成一座约五尺高的宝塔,将人们切齿痛恨的“甲主”的骨骸捆上干柴,浇上火油,塞入宝塔中。等宝塔烧红后,大家一齐动手打塔,发泄人们对“鞑子”的仇恨。
民国以来,新市烧宝塔灭“鞑子”的历史含义已逐渐淡薄,人们将烧宝塔视为祭河神、求财喜的祝福活动。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古镇人逐渐富裕起来,中秋烧宝塔的规模也就越来越大,宝塔愈建愈高,烧塔的同时还伴有放河灯、猜灯谜、唱老戏等民俗活动,其内容更加丰富,气氛更加热烈,已成为古镇人民群众共享的一次文化盛宴。
年,“新市中秋耍宝塔”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3
酿造酒传统酿造技艺·长乐甜酒酿造技艺
“长乐甜酒酿制技艺”主要流传于汨罗市长乐镇一带,是一种独特的传统酿酒技艺,虽工艺并不繁复,但在用料、容器、窖藏要求上极其讲究,具有极大的历史人文、保健营养、社会经济等保护价值。
酒曲制作的原材料有红薯叶、桑叶、赤豆、甘草、茯苓、川芎、紫苏、豆蔻、桂皮等草药和植物。将做好的酒曲与蒸熟的糯米混合可以做成香甜的甜酒。
年,“长乐甜酒酿制技艺”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
绿茶制作技艺·谷雨烟茶制作技艺
平江茶业自古发达,烟茶作为平江山区独有古老茶种,在平江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最早记载源于汉代,于明清两朝达到鼎盛,咸丰前后成为平江著名特产,外销欧亚各国。光绪年间,平江茶叶曾摘取“湘红大地”桂冠,誉满三湘大地。久远的手艺历史和优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谷雨烟茶独特神秘的茶种。
谷雨烟茶则是平江烟茶的极品,采用平江本地野生大叶茶种,使用本土独有的手工制茶技法制作而成的香型独一无二的中国古茶。制作工序分为八步,除前四步“摘、摊、洗、炒”外,主要特色表现为“揉、摔、熏、窖”的后四步:“揉”,为揉制工序。炒青后,置于竹篾编织的“茶盘”之上,使用手揉或者脚揉,挤出部分茶汁,去除茶叶的茶碱;“摔”,为解块工序。揉制后,双手紧攥成型的茶块,再次挤压茶碱,然后使用恰到好处的力道轻轻摔打,逐一解块;“熏”,为烤制工序。使用竹篾编织、上尖下圆形似古代官帽的“茶炕”,保证烟茶的均匀受热,加以茶籽壳、枫树球、翘栗根(翘栗根尤佳)等植物性熏料熏制;“窖”,为窖制工序。熏制后,在长期的窖藏中,让茶叶自然微发酵,从而达到陈化效果。香型独一无二的中国古茶,色泽黑如玄铁,条索壮实,重泡则茶汤如酱,浓酽醇香;轻泡则金黄透绿,清香甘爽。正宗平江烟茶保持散茶形制,根根烟茶都犹如铁划金钩,沏开匹匹叶片清晰。
“谷雨烟茶”历史久远,延绵千年,采用平江本地天然的野生茶种,几年乃至几十年一摘,极长的生长期使鲜叶本来就富含营养物,没有受到任何农药和化肥的侵蚀,是有机的、绿色的原料;采用山区药材进行独特的香薰工艺,使之具有广泛的日常保健乃至预防瘟疹机能,具有神奇功效。
年,谷雨烟茶制作技艺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谷雨烟茶制作技艺”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市级与县级非遗将在(下篇)详细介绍,敬请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