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长号 >> 长号优势 >> 正文 >> 正文

赏秋德国阿尔卑斯秋天偶遇一场赶牛下山

来源:长号 时间:2023/2/3
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

阿尔卑斯高山牧场偶遇牛群摄影/汪磊

欧洲的炎夏终于熬过去了,前几天,连着下了好几场雨。俗话说“春雨贵如油”,但是对这个夏天的欧洲来说,这时候的秋雨更像是救命雨一样,格外金贵。但秋雨一来,再加上几阵风,温度就一下子降了下来,早上出门经常冻个哆嗦。让人又为即将到来的冬天犯愁。前天看个报道,说因为天然气危机,中国的电热毯成了欧洲人民抗冬的抢手货,也不禁哑然。但不得不说,欧洲的秋天是真的来了,虽然这也是一年里欧洲最美的时候。我的思绪一下子就回到了那年的秋天,阿尔卑斯山上的牛儿这时候也该下山了吧?真希望还有机会去看看呐。

牧民每年五六月份赶牛上山

九十月份再接牛下山

长久以来,产自阿尔卑斯地区的牛奶都是高品质的代表。此前我对这样的宣传总是半信半疑,因为下意识地觉得很多奶牛应该都是圈养的,要是真散养在山上,阿尔卑斯地区那么大,牛儿走远了上哪找去?后来来了德国,在所在小镇附近的山坡上也见到不少用网或篱笆围起来的山坡牧场,但通常来说范围都不大,所以想当然觉得大概阿尔卑斯山的牛也应该是一样的操作。直到某年的秋天和故友结伴去国王湖旅行,在山麓上发现牛群真的是散落在辽阔的草场上的,也就是在那次,机缘巧合下在山下的小镇遇上了赶牛下山的仪式,从此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按照悠久的传统,阿尔卑斯山周边的牧民在夏天(通常是五六月的时候)把牛赶上山,等到九十月份的时候在把牛接下山——这么做也是有深刻的自然因素的。因为阿尔卑斯地区相对比较高的纬度和海拔,使得这里的冬天相对比较漫长。正常年份来说,11月就会下雪,一直到来年的三四月才会进入春天。因此山谷间宝贵的土地有很大一部分需要用来种植农作物,而有限的牧场也通常会用作过冬饲料的储备地。因此,主要位于林木线以上的阿尔卑斯山夏季牧场对于阿尔卑斯山的畜牧业就有了格外重要的意义。这样的传统,自新石器时代起就已经形成了。

每年夏天的时候,牧民们会将牛群赶到山上的牧场,但牛群并不一定整个夏季都停留在一个地方,而是随着季节向更高的草场迁移。等牛群在最高的草场将草吃完的时候,之前它们吃过的牧场已经又长了新草,牛群就会慢慢边吃草边下山,直到九十月的时候被赶回山下的村庄。

牛群散养不丢的文化符号

阿尔卑斯山上的牛铃

山上散养的牛之所以不丢,是因为牛群并不是完全散养的。牧民们在高山牧场都会搭建木棚,牛群白天在草地上自由自在地吃草,晚上则需要回到牛棚。因为牧民们会在晚上和清晨各挤一次牛奶,如此循环往复。而白天的时候,牧民通常会在牛群里最强壮的母牛的脖子上挂上一个牛铃,这样,即便牛群走远了,牧民们也会循着声音确定大致的方位。说起牛铃,这绝对可以算是阿尔卑斯地区独特的文化符号之一了。

牛铃的直径从5厘米到32厘米,重量从几百克到10公斤不等。如果加上纯皮铃带,最重的牛铃可达十四五公斤。传统制作工艺是,工匠们先将铁皮烧红后用手工进行打制,然后将接缝焊起来即可。牛铃声音的高低取决于铃铛下沿的宽窄,若下沿宽,铃声较浑厚,下沿窄则较清脆,由于各家的手法不同,铁皮薄厚也有差异,因而“听音辨牛”就有了技术基础。通常,工匠们会在牛铃上雕刻各种图案,宽大的牛铃带上也装饰有图案。所以大多数牛铃早已成了阿尔卑斯地区的特色礼品,受到各国游客的喜爱。传统上,最顶级的牛铃产自奥地利,是用一种被称作火沁烧铜的工艺制作的,该技法作为独门秘籍,都是世代相传,绝不外传。用这种方法制作的牛铃三个一组,甚至能产生美妙的和声,过耳不忘。通常,也只有牛群的头牛才有资格佩戴。

摄影/汪磊

举行仪式时头牛会被装饰一新

如今已成为吸引游客的活动

到了每年将奶牛赶下山的时节,牧人们会将奶牛中的头牛(通常也是夏季产奶最多的牛)装饰一新,头戴高耸的头饰或花环。牧人们也会身着传统服饰,在牛铃声中慢悠悠地把牛赶下山。村民们会在村口吹响阿尔卑斯长号,或用其他特色乐器演奏欢快的曲目,热烈欢迎他们回家。

牛儿们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前来围观的游客也充满了好奇,经常会走两步就停下来观望一番,牧人也不会刻意催促,对看新奇的游客来说,这反而更是拍照的好机会。总之大家都会很有耐心地等着,这一过程看着极其的解压。

通常,在村中心的广场上,村民们还会搭建各种小吃摊和游艺设施,有时候还会举办一些有意思的比赛项目:比如比赛牛铃的音质。参赛者会用一根木棍挑起两个牛铃,像挑着扁担一样来回晃动,根据铃声的音质评奖。

赶牛下山,这项本为常规操作的活动却能演化成阿尔卑斯山地区秋季的传统节日,吸引众多游人远道而来。

文/汪磊(现居德国)

编辑/王静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