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长号 >> 长号资源 >> 正文 >> 正文

人生路

来源:长号 时间:2022/8/13
QQ客服网络客服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cgia.cn/news/chuangyi/1590174.html

(小说)

青山绿水相爱之路夕阳也美丽情侣相伴

(一)

闲来提笔写古今,消磨时间开开心;

古今故事有真假,真真假假难分清;

真似假来就是假,假似真来也成真;

送君“人生路”一篇,品赏鉴别乐其中。

话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指引下,兖州县红旗人民公社利用冬季农闲时间,组织各大队的社员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集中全社的劳动力要帮助一个大队修好二十多亩的梯田。

同时号召放假回来的学生,在自愿的条件下,参加农田基本建设,也给记工分,评出优秀劳动者给予适当奖励,希望回乡的有志青年能积极参加公社的农田基本建设,为家乡的发展做出优异的贡献。

红旗公社的号召一呼百应,不但各大队的社员积极响应,就是放了假的学生,年龄大一点也参加到这场跟天斗,跟地斗的农田基本建设的战斗中。哪个场面是非常壮观的。

山头红旗随风飘扬,山坡人山人海。男女老少摆了好几层,高音喇叭播送着“学大寨,赶大寨”的歌曲。挥舞着的老撅头,铁锨演绎着改天换地的壮丽画面,奔跑的架子车,书写着人们战天斗地的浩大气派和雄心壮志。

虽然是滴水成冰的腊月天。人们却一个个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的展现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斗争精神,为实现心中的梦想——像大寨那样改天换地夺取大丰收的远景,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在人们战天斗地的日子里,公社也没有忘记用精神的力量来鼓励大家的劳动热情。白天,公社干部带领大家修梯田,挖水渠,平整土地。晚上,组织群众参加秧歌队的排练和小戏剧的学习。

秧歌队的排练有走场子,套套子,白马分鬃,辫辫子,骑毛馿,扳水船,端花盆场子,唱秧歌等。

小戏剧的学习演出有小放牛,陕北道情,夫妻识字,十二把镰刀,三句半,快板等。

秧歌队和小戏剧的学习演出,一方面提高群众的自我娱乐心情,另一方面能消除人们一天劳动带来的疲劳,焕发第二天劳动的干劲。

元宵节秧歌,戏曲比赛在农田会战工地举行。场地人山人海,层层梯田畔上红旗迎风招展,高音喇叭播唱着革命歌曲。

看热闹的社员们围在新搭成的舞台周围,观看戏曲的展示,经过评委们打分评出,秧歌剧“夫妻识字”获得一等奖。演员杨有元和黄阳阳上台领了一张奖状,笑嘻嘻的向观众展示带有毛主席像的大红奖状。

这两个领奖的演员,都是在上初中的两个中学生。男的叫杨友元是初中三年级一班的体育干事,女的叫黄阳阳是初中二年级五班的文艺委员。

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杨友元和黄阳阳虽说是一个公社的,但是一个在公社北面的杨家湾,一个在公社南面的黄家原,相隔有三十多里。而且当年男孩和女孩是有别的,就是在学校也是见面多说话少。

公社这次组织的农田基本建设还有一大功劳,就是让全社的青年男女有了亲自见面说话机会,开辟了谈天说地自由恋爱的场所。

杨友元和黄阳阳通过参加公社的修梯田劳动,不仅为公社农业学大寨运动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且也认识了许多和自己同年龄的青年人,通过交流增加了自己的社会知识面。

这次修梯田和春节秧歌汇演,杨友元和黄阳阳不但认识了,而且彼此有了了解,增进了友谊,使他们一步一步由演戏搭档向朋友的转化。

(二)

时间老人是每个人成长的最好的见证者。三年的初中学习,很快的就要结束了。每个人都要在这个关键时刻,选择自己的出路。

杨友元没有考上高中,回家参加劳动成了一名公社社员,由于他有文化知识,一边劳动,一边还兼任小队里的记工员,每月有两天的时间整理每个社员的工分,报给大队的会计。他利用这两天的时间,复习初中的课程,还学习高中的课程,有不懂的问题就到公社的学校向老师请教。学习使他的文化水平逐步提高,为自己今后的人生路增加了新内容。

黄阳阳在第二年考上了县高中,继续学习了三年,大学考试,成绩达到了一本的录取分数线,上了农业大学林业系学习树木栽培专业。

大学毕业,黄阳阳回到本县林业局当了一般干部,负责发展本县的林果业。领导希望本县封山育林中,林果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增加社员的果树收益,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

黄阳阳利用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通过自己对本县果树现状的调查了解,写了一份“兖州县果树现状和发展远景的建意书”,报给领导研究审核后,经县委批准,印成了“红头文件”发到各公社,公社又转发到各大队。

根据文件要求,县林业局成立果树发展指导小组,黄阳阳担任组长,各公社要有一个果树发展的林业员,各大队要有一个专职护林员。

为了更快地落实好县上关于“绿水青山”的发展规划,县林业局在县办农场举办各乡镇和各大队林业员和护林员参加的培训班,主要由黄阳阳讲课,分别以红枣树的嫁接和栽培,苹果树的嫁接和栽培管理,葡萄树的栽培和管理等长见果树的管理。还特别邀请省农业大学的李教授,讲解了各种果树苗圃的建设,育苗和管理。通过举办培训班,提高了参加人员对植树造林重要性的认识,学会了一定的栽培和管理技术,对于全县开展“绿水青山”的大面积造林活动,有了技术方面的保证。

(三)

在举办培训班期间,黄阳阳见到了当年演出“夫妻识字”时的搭档杨友元。老朋友想见有点恨晚,这一晃就是七八年,两人再没有当年少年,少女的羞涩和童稚。

他们虽然由少年变成了青年人,都在为自己心里的理想,默默干着自己的事业,希望有一天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发出一个亮点,闪耀出耀眼的光。

课余闲暇。黄阳阳约杨友元,一块到黑龙湾的河边聊天,回忆当年修梯田的故事,畅谈对今后全县发展前景的展望,也说一些个人生活和愿望……

杨友元以长成一个五大三粗的大男人,一米七八的个头,健壮的身体上有一颗善于思考的头脑,满头黑发下闪烁着两颗明亮的眼睛,高高的鼻梁,青春的脸蛋,是一个能引起少女浮想联翩的美男子。

杨友元虽然也曾想过把黄阳阳做自己的恋人。但那是在七八年前,是农田大会战的日子里,是“夫妻识字”的戏剧里。现在,他们两人是没有这种可能了,自己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公社社员。人家可是一个大学毕业生,县农业局的国家干部,吃着国库粮,拿着国家工资。论地位,她是天上的“七仙女”,我是地上的“董永”,王母娘娘怎么也不会让我们走在一起。杨友元想着,想着,连自己都莫名其妙的笑了。

走在旁边的黄阳阳问:“你笑什么?”

杨友元:“没什么,就是想到一个可笑的故事。”

黄阳阳:“什么故事,说来听听。”

杨友元:“不听也罢,没意思。”

黄阳阳:“说嘛,我要听听。”

杨友元:“是七仙女和董永……”

黄阳阳:“你,怎么想到他们两个?”

杨友元:“妙想天开吗!”

黄阳阳:“倒是挺有意思!”

杨友元:“有什么意思?”

黄阳阳:“慢慢你会明白的。”

其实,黄阳阳虽然现在是一个大学生,国家干部,但是她从那次公社组织的农田大会战认识了杨友元,一块参加文艺演出,就看中了杨友元,从心里产生了“爱”的感觉,这就是女人比男人生理早熟的症状。所以,不论她上高中,大学的时候,有人给她写恋爱信,有的直接找她要成为朋友,她都没有答应。因为她心里的哪块田,早有人占有。她认为,爱是没有地位高低,家庭穷富的界限,只要两人相爱,一切都会改变的。

在这次培训班的空闲时间,她和杨友元到河边散步,就是想和他通过谈心,把存在自己心里的话告诉他,听听他的意见。心里想着咋样开口说的时候,却被杨友元的傻笑给搅黄了。她只好顺坡往下走。

黄阳阳:“友元,谁是七仙女?”

杨友元:“谁!不知道,也许是谁。”

黄阳阳:“是谁?”

杨友元:“不,告诉您。”

黄阳阳:“哪,谁是董永?”

杨友元:“我呀!我就是那个傻董永呀!”他,已经是脸红脖子粗,羞涩地低下头。

黄阳阳:“您,怎么不去追那个七仙女呢!”

杨友元:“哪!不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黄阳阳:“哪,不一定,有时候,天鹅会喜欢蛤蟆的。”

杨友元:“哪,我去试试看。”

黄阳阳:“试试,一定会成功的。”

……

(四)

培训班结束,杨友元回到村里。按照公社的要求和培训班学到的知识,结合村里的具体情况,编写了“封山育林,发展果业,提高社员收益”的规划,经大队领导班子讨论后,报公社审批。公社给与高度的赞扬。

杨友元带领社员开始建立苗圃生产园地,种植了松树,柏树,槐树,桑树等育种……

有一天,杨友元找到他的同学白守信,请他到黄家源黄阳阳家提亲。

白守信:“友元,你想什么呢!黄阳阳人家是国家干部,能行吗?”

杨友元:“行不行,不试试,咋知道不行呢!”

白守信:“哎!你是练我的腿脚呀!好,我为你跑一趟。说好了,这媒说不成,别怨我。”

杨友元:“不怨你,还要感谢你呢!”

白守信没有一点把握,为了朋友,只好去黄家源说亲事。

有些往往不可能实现的事情,还就出乎预料的成功了。白守信只到黄家原去了一次,就把杨友元和黄阳阳的亲事说成了,老百姓常说的彩礼,手表,自行车等什么都不要。

白守信第二次去黄家源,就定好了结婚的日子,国庆节在杨友元家举办婚礼。

国庆节前几天,杨家湾全村的人都忙起来了。杀猪宰羊,炸油糕,蒸馍馍,预备各种菜。都为村里的社员取了一个国家干部而高兴。迎亲那天,一切都准备齐全,就等前村里响起吹鼓手的喇叭声!

天抹黑的时候,吹鼓手的长号嘟!嘟!嘟!的响声传到杨家湾村里,看热闹的小孩比大人跑得快,一会儿,迎亲的队伍就被围在了人群中间,吹鼓手也快走不了。只能使劲地吹着大摆队的乐曲(人们形容为,不要等,回来了的谐音)只看见新娘子骑在社里的枣红马上,端庄的坐着,没有盖盖头,一点害羞的样子也没有。身穿一身蔚蓝的中山服,乌黑的发髻上插了一朵鲜红的牡丹花。

调皮的小孩一边叫喊,一边还放鞭炮,噼噼!啪啪!的响个不停。

大摆队的乐曲迎着新人,看热闹的人群伴随着迎亲队伍漫步向杨友元家走,不到一里路,走了有一个小时才到。

按照乡间的风俗习惯,迎亲队伍吃好饭,要进行新人“上头”,“闹洞房”等程序,一直到很晚的时候,才是人们休息的时候。

等亲戚朋友都休息了,帮忙的人也回家了,一对新人才有休息的空隙时间迷糊一下。

杨友元对黄阳阳说:“睡吧,他们都走了。”

黄阳阳:“哎!你也累了,歇一会吧!”

“嘿!将见面,就互相关心起来了!”

黄阳阳:“有听房的!”

“一定是爱开玩笑的嫂子们,别管他们,睡你的,骑马也是很累的。”

“咚!”一根高粱竿,头上拴着一个大气球破窗而入。“我让你们睡!”高粱竿左右乱晃。

杨友元:“我把你这个鬼孙子,看我明天怎么收拾你!”

“有本事,你这阵出来呀!来呀!”

民间风俗,洞房一旦关上门,不到鸡叫三遍不能开门。杨友元只能用马勺从瓮里舀水向窗外泼,外边的人躲开水,又扇子向窑里搧燃着的辣面烟。呛得的杨友元夫妇连声咳嗽,只好给外边的人替烟,求饶。

在外边开玩笑的孙子辈们就更肆无忌惮的折腾,没有一点放手的意思,直到他们玩累了,才肯罢手。

第二天的程序是,先拜人收礼钱,摆吧宴席,走岳父母家叫“回门”。第三天回到男方家,才算结婚仪式完成,开始新婚夫妇的正常生活。

(五)

你想要的东西,没有到手的时候,是那样强烈的想快到手,一旦到手,又是那样的缩手缩脚的不敢大胆地接受。

一个在广众面前经常讲话的杨友元,现在却变成一个唯唯诺诺,不能勇敢面对现实的尴尬局面。

从七八年前公社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开始,杨友元就喜欢上了黄阳阳,经常会在脑海里出现她的音容笑貌,有时候睡觉也能梦见他们在一起排演“夫妻识字”的场面。现在,黄阳阳就睡在他家的炕上,他却躲的远远地,黄阳阳睡炕头(锅隔间),他却睡靠窗的前炕,距离不算远,也有三尺半。半夜里醒来也想同床共枕,可又不好意思向前靠,只能用脚偷偷地挑动黄阳阳的被角。还是黄阳阳胆子大,惊醒后,一把把杨友元拉进自己的被窝:“都结婚了,我们是合法的夫妻了,还那样没出息。”杨友元笑嘻嘻地吻住黄阳阳的嘴唇……

两人结婚的假期结束。新娘子回县农业局上班,开始对全县的封山育林,果树栽培工作进行检查落实,她必须到每一个公社和公社管林业的林业员一起到每一个大队查看苗圃育苗的情况,检查栽上的苹果树,枣树,梨树的成活率,每天都是早出晚归的,晚上还得整理检查出的成绩和要整改的工作。

杨友元结婚后,仍然在生产队担任护林员的责任,每天领着社员整理苗圃,管理栽上的果树。他还报考了省农业大学的函授学校,白天忙果树,晚上忙学习。没有一天消停的时间,享受小两口的甜蜜生活。

杨友元在农村,一面要参加生产队的劳动,一方面还要学习农业大学的函授课程。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的不懈努力,取得农业大学的毕业证书。他在生产队果园对苹果新品种的研究和培育,使得他们生产的苹果个儿大,味道鲜美,市场价格比别的苹果提高三毛多。队里的年收入比往年多了,社员的分红也响应的增加了,大家夸杨友元是大家发家致富的带头人。当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选他当了生产大队的大队长。

就在大家选他当大队长后,县上得到杨友元农业大学毕业的消息,调他到县农科所当研究员。杨友元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和黄阳阳沟通,谢绝了领导的关心,决心留在农村和社员们一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六)

全国解放后,农民从刚开始的“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经过农业生产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高级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化的历程。农民的思想动态从个人走发家致富到逐步解脱私有制的枷锁,迈上坚持农业走集体化的道路,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十多年的集体化道路,明白人都看的清楚,想的明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走集体化道路才能使农村,农业,农民的生活得到提高。就说杨友元他们生产队的收入也是从刚开始的低收入到逐年增加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一夜暴富的,也没有一夜掉穷的,不愁吃不愁穿,家家有余粮,不缺零花钱。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杨友元已经是他们大队的党支部书记。走过十多年的集体化,生产队集体经济已经有了一个较好的规模,牛,羊,骡,馿,马成规模喂养,拖拉机,磨面房,碾米机等设备,基本满足各家各户生活的需求。社员分别组建了果园管理组,蔬菜种植组,粮食种植组,副业承包组等生产管理模式。使得人人有活干,人人能创效益,年底家家有红利。

一个新思想的树立,一个新观念的确立是多么的艰难曲折,困难重重啊!

几千年的顽疾再次重现的时候,老掉牙的发财梦一夜之间充满了大街小巷,使得一些人欣喜若狂的想一夜暴富,成为一方富翁。

人民公社改名叫乡政府,生产大队还叫原来的村,沟,河的。杨家湾村的果园分到各家各户,土地也按人口和劳力分到各家各户,牛羊,骡马等牲畜作价分到各家各户,拖拉机卖了,磨面房卖了,榨油坊卖了,大队的储备粮要按人口和劳力也分给各家各户。

村里的男女老少都集中到仓库前,等待会计和管库员。

当了十多年的老支书眼眶里转动着泪:“社员同志们,请让我最后叫一声,社员同志,今天我们把积累了十多年的备战备荒粮全部分给大家,我们的集体财产就全部彻底没有了。以后,各家的光景就得靠自己。我希望各家都能成为芝麻开花节节高,过上好光景,另外,要求大家一定要告诉我们的后代,不要忘记我们这一辈曾经是人民公社的社员,谢谢大家!”

村里成立了村委会,村长管理全盘。

(七)

分田到户以后,杨友元家的情况还是比较好的。他父母和弟弟,弟媳妇加上他有五个人可以参加劳动。

父母的主要管理分到的果树,他和弟弟,弟媳妇负责种植山上的坡洼地和坝里三亩地。坡洼地种有谷子,糜子,高粱和豆类,坝地里种玉米,留有一块地种些菜蔬。劳力多地少,有许多时候人闲着,杨友元就有时间到县农业局看黄阳阳和自己的两个儿子和女儿,享受小家庭的天伦之乐。有时候还帮助村里没有牲口的家户耕地,锄地,解决生产上的一些困难。秋天果园的果子熟了,他和家里人一块挑着到集市上卖,由于他对果树管理的好,结出的果子大味道好,要买的人多,每次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卖完。一年下来,他们家的收入还是不错的,交完分配的公购粮任务,还能有较多的富余粮,可以用来养鸡鸭,母亲还喂了一头大肥猪,说过年的时候杀了,让全家过一个十多年来最好的节日。

临近腊月,父亲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开了一个家庭会议。父亲给大家公布了全年的粮食和现金收入,去掉买种子,化肥,给每个人换夏季衣服等花销,交公购粮和喂牲口的料,家里现有粮食约三千多斤,现金三千五百六十五块钱。父亲建议过年,给老二两口子添一套过年的新衣服,零花钱二百元,一共给老二两口子四百五十块钱,给老大零花钱一百元,两个孙子压岁钱二十元,给老大两口子也买一套过年衣服二百元。过年买东西留出三百五十元,总计一千三百元,剩余两千二百六十五元,作为明年生产和生活上开支。

老二媳妇提出给父母每人买一套市面上流行的唐装,作为小辈们对老人的孝心。大家都表示同意,家庭会议圆满成功。

今年的春节,村里比往年要热闹多了。各家门前,再不挂去年的旧灯笼,换成从集市上买的那种有花有吉祥话语的大红灯笼,对联不是村里有文化的人写的,也是集市上买的中间有字,边上有花的印刷对联。进入腊月,村里的碾子,磨面的磨,磨豆腐的小磨也天天有人使用没有一天闲着。磨白面,压糕面,做豆腐,蒸馍馍,炸油糕,……

在热闹的迎新辞旧的日子里,村里却有三户人家显得有点不协调。徐二彩家,每天大门紧闭,没有人出来参加滚碾子,推磨,做豆腐的行列,也没有挂灯笼贴对联。梁玉荣家,戴佩福家,也是没有一点过年的动静。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杨友元注意到了这个以外情况,找到老支书,一起走访了这三家,了解他们的具体困难。原来他们三家在分田到户后,他们由于没有耕地的牲畜,全靠人力挖地种庄稼,底肥少,化肥买的也少,果园里的果树也没有功夫管理,开花多结果少还小,卖不上价钱。所以,粮食打到少,交了公购粮,自己的口粮也少了,果园收入少了,还要供上学的娃儿念书,…….

老支书看到他们三家的家境是这样的艰难,难过的说,都是我这个老书记没有尽到责任,只看到表面的笑脸,忽视了热闹下面的泪脸。杨友元也感到脸上热辣辣的难堪。

他立马召开了全村党员会议,讲了徐二彩,梁玉荣,戴佩福家,的情况,让大家说说村里还有没有困难户,咋样帮助这些家户过一个和全村融遐的春节。

党员带头全村动员,一个帮助困难户欢度春节的场面在杨家湾形成。帮着贴对联,送炸油糕,送豆芽菜和豆腐……

炮仗震山村,灯笼映天红,家家酒肉上桌,户户欢声笑语。

(八)

俗话说,‘九九再一九,犁牛遍地走’,是春天开始种植庄稼的季节。

杨家湾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经过调查,对于没有耕牛的户跟有牲畜的户协商用人力换畜力的方式,解决了春播的困难。对于缺乏买种子,化肥的户,两委成员分别担保向银行贷款解决了村民的燃眉困难,这样,全村的春种的大问题已经没有了,村民们的劳动热情也焕发出来了,推动了春播的进度,起到了争取全年粮食丰收的第一个环节。

过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县上要召开三干会,指示各乡镇要选出去年发家致富的典型代表,具体要求是年收入达到万元(叫万元户),参加县上的表彰大会。

那天,乡上副乡长带着两个乡会计和文书到杨家湾,传达了县里的指示,要村里推荐一个万元户。

两委会讨论后,认为本村没有这样的家户。

副乡长说,乡里认为这个万元户,就看你们村,如果你们村没有,哪再没有一个村会有,如果我们乡没有一个万元户,就不好向县上交差。

那个会计插话,要不,我们到每家和主人算算,看他们去年实际收入,就会看出村里到底有没有能达到万元户标准的。

副乡长说,这个办法不错,大家有没有意见?两委会成员只能表示同意。

村长带着乡里的干部,逐门逐户地给每家算账……

到杨友元家,父亲就把腊月给全家人说的账本拿出来,逐条逐项向乡领导汇报,算来算去还是没有达到年收入一万元的标准。

副乡长说,你家不是有一个县农业局工作的儿媳妇?

父亲,是,她带着两个娃儿,拿那点工资三个人花销,所剩无几。

乡会计,哪也算收入啊!

副乡长:徐会计,你在老杨说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一点,尽量达到上级的要求。李秘书,你根据会计说的数据,写一个‘万元户的发言材料’,报给乡党委研究。

快到县上开会的日子,乡里通知杨家湾党支部,让杨友元和他的父亲杨富贵到乡里报到,参加县上的三干会。

杨友元和父亲到乡里,乡长拿着写好的发言材料说:“老杨啊!你这次参加县上的三干会是代表咱乡去年承包责任制所取得成果的先进典型,记住有些话可以说,有些话不能说,尽量少说话。发言就让你儿子讲。”说完,把材料提给杨友元。杨友元看完对乡长说:“乡长,这些数字有出入?”

乡长:“别说了,照着材料念就行了。”

杨友元沉默了。

(九)

杨友元他们到县上报到的那天,县文化馆组织的各乡秧歌队比赛的日子,大街小巷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走路都得见缝插针的往前挪步。

他们好不容易才到县招待所报道,然后去体育场看秧歌比赛,直到比赛完,看了颁奖仪式才回到招待所。

三干会开幕的第一天,县上让各乡的万元户代表骑上高头大马,戴上大红花,县委书记,县长和副书记,副县长牵着马,前面是高音喇叭讲着各万元户的先进事迹,接着是腰鼓队,秧歌队,中间是万元户,后面是杂耍,有龙灯,水船,毛驴……伞头还用新编的秧歌词,唱出各乡的万元户,引得看热闹的嘻嘻哈哈的大笑。

杨富贵骑在第三匹枣红马上,看着给他拉马的副书记,心里激动的不知如何是好。他见过过去是穷人给当官的抬轿,今天却是当官的给老百姓拉马。看出如今的干部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

杨富贵内心也有一点内疚,材料上写的和简报上写的那些数字,他一看到就心跳加快,脸红脖子粗的喘气都有点困难。他想起几年前公社高书记传达上级文件时说过,我们要“埋头苦干,实事求是。”可,我现在这是怎么啦,弄虚作假欺骗上级,老公鸡带串铃假装大牲口,给自己装门面。这是一个人应有的品质吗!?可耻啊!可耻!

他真想让儿子把那些数字改过来,可是乡长对他说过,不该说的不说,不要影响大局。他只能打碎门牙往肚里咽。

三干会进行到各乡万元户介绍先进事迹的议程,当杨富贵的儿子杨友元,宣读写好的讲稿,读到全年总收入一万二千六百五十元的时候,会场摆出雷鸣般的掌声。

杨富贵听到这个数字,犹如一颗原子弹在头顶爆炸,他不由自主的“哇!”站起来,又重重的倒在座位上。

乡长急忙站起来说:“没事,老杨太激动了。”

杨富贵好长时间喘不上气,幸亏旁边的乡干部按摩疏导,才长长的喘上一口气……

杨富贵回到村里,有好多天心里总是憋的慌,整天想着咋样才能拟补自己犯下的错,茶不思饭不想闷闷不乐。过了有一月多,乡里的学校校长带着乡里的介绍信,要杨富贵给学校捐献一些钱,帮助学校维修一批坏了桌椅。杨富贵问校长:“需要多少?”校长:“大约五百块就差不多。”,杨富贵慷慨的给了六百元,他想就当是自己对犯下错误的赎罪。

又过了几个星期,乡税务所的工作人员也找到杨富贵,“老杨啊!祝贺你成为咱乡的第一个万元户!”杨富贵:“谢谢,你们来,有什么事吗?”“也没有什么大事,就是你家去年水果自产税和交易税都没有交,希望你补交一下,你看,现在是不是能交上?”

“哪,得叫多少?”

“不多,也就一千四五。”

“啊!那么多!”

“不多,这是看在你是咱乡致富带头人,优惠了百分之十以后的数字。”

“可是,我现在没有这么多现金。”

“没关系,可以分期交,先交上一部分,剩下的慢慢交。”

“哪,先缴五百元。”

“好的,到底是万元户,爽快!”

税务员开了收据,离开了杨富贵家。

杨富贵看着远去的税务员,心里老是觉得有些奇怪,为什么村里其他人的果园没有上税,专收自己家的。说不定以后还会有什么样的办法来想自己要钱。

想来想去,都是这个假的万元户带来的福气。

想来想去,他决定开一次家庭会议,宣布一项重大决定。

全家人到齐了。他说,我想了好长时候,决定我们这个家得分开过,万元户这个名头也不要了,不然,我们所收入的那点钱不够今天五百,明天六百的往外发。这样吧,我和你妈一家,老二两口子一家,老大一家。庄家地,我三分之一,老二三份之二,老大专管果园,各家核算,集体分粮和钱,你们有没有意见,大家都看出老爷子的算盘内容,分等于不分的家,也向外宣布了分家的消息。

(十)

自从老槐树上当作钟敲的半截钢管,卖给收废料的以后。哪,高音喇叭再也没有唱“七沟八梁一面坡,层层梯田平展展,炕上花被喔,囤里粮冒尖”的歌声。

由社员改名叫村民以后,男女老少都奔着发家致富成为冒尖的富贵人家愿望而忙碌着。

杨家湾再不要敲原来挂在槐树上的钢管,鸡不叫就有人开始一天的劳作。有犁地的人家,也有维护果园的人家,更有用老头挖地的人家。春种夏耘秋收冬备耕,没有一天闲功夫,盼望着粮食大丰收,果园多卖钱,丰衣足食的好光景。

十个指头不会一样齐。杨家湾各家的情况也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有的会种地,粮食打的多;有的果园管理的好,果子大口味好,卖的价钱高;有的人会做生意,会捣腾,一样的货物,他就比别人卖的价钱高,卖的快,赚钱多……

一年,两年,看不出太大的差别,三年,四年就突显出明显的不一样。有的人家粮食多,钱多,成了村里的富裕户;有的人家收入和生产队那时候差不多,基本可以维持温饱的水平;但是有的人家却比不上生产队那时候的收入,成了吃国家救济的困难户。

杨友元看到村里这样的局面,心里老是觉得这样下去,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老百姓的生活会下降,是一种不安定的因素。他每天都在看新闻节目,听中央的新闻联播节目,利用到乡政府开会时间,和其他村的人讨论,咋样才能使大家都能走上富裕路。

听人说当民工,一天可以转到一袋面粉的钱,如果有手艺,可以赚到两袋,甚至三代面粉的钱。为了证实真假,他自己先到城里的一个工地干了十天的小工,工头给他一千五百元。他觉得这个活可以让村里的青壮年到这里打工,就和工头商量让,让他村里人来工地,工头说,小工每天一百五十元,会砌砖的每天按一块砖五分钱结算,木匠每天三百元,杨友元是管理者,每月五千元。

杨友元带着自己村里的年轻人到城里当农民工,农忙时间回村里干农活,农闲时间到城里干活两不误,还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村里实行“承包责任制”哪会,分给村民的果树因时间长没有管理和补栽新树,大部分已经烧火做饭了。分到的牲畜也所存无几。

杨友元到农业局看自己的儿子和当了副局长的婆姨黄阳阳。婆姨说“杨坚和杨实的学习都挺好,明年考大学都有希望”,杨友元:“都是您基因的遗传,和您辛勤的培养教育的结果”,“别平嘴了,我说是,如果我们要供两个大学生,需要好多钱的,我们有这个能力吗?”,“是吗,我们有这个能力吗!”。“我想,现在我们两家的老人都七八十了,需要我们照顾,现在的收入已经所剩无几,再要供两个大学生是有困难的。所以,我想了很长时间,国家现在提倡私人办企业,同时给予优惠政策。我们可以根据我两人的特长,办一个林果股份公司,既符合国家绿水青山的政策,又能把本地的林果业做强,做大,还可以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杨友元:“好是好,可我们哪有钱办这样一个大企业呢!”黄阳阳:“我马上到退休年龄了,我准备停薪留职,和你一起创办这个林果公司,在全县招股,不足部分到银行贷款。”

杨友元:“行吗?我的老婆!”

黄阳阳:“我看行,只要我们用心去办,一定能行。”

杨友元:“哪,就试试!”

黄阳阳:“不是试,而是一定要办,办好!”

杨友元:“对,一定办好!”

(十一)

黄阳阳在单位办了离职手续。他们向县改革办申请,创办林果股份有限公司,年前得到县改革办的批准,研究确定了招股说明书(具体到公司的规模,所计划的开发项目,个人投资办法,预计收益等),下发到县上的乡镇和机关单位。吸收了多名愿意参加发起人,组建筹备委员会,具体办理招股的宣传动员,收集和汇总等工作。

万事开头难。招股工作一度陷入困难阶段,有许多人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更没有看到投入的钱,不相信一年就会有多么好的收益,所以不敢贸然把自己的钱,投入杨友元他们的林果公司。

在公司招股困难时期,他们决定一杨家湾村作为基地,让村里人以土地入股和现金入股两种方式成为公司股董。又想向银行贷了部分款。村党支部委员和村委会成员组成股董会。杨友元当选为公司董事长,黄阳阳为总经理。同时,把村民按每个人的特长,分为苗圃组,果园组,农业组,果品,林木经营组,公司设立管理,财会等办公室,配备相关人员。

愿望是美好的,要达到确立的目标,还得有很好的运行计划和具体的实施步骤。这就像爬山一样,既然有爬到山顶的目标,还得选择走那条路,是直线快上,还是要盘旋着一步一步的上。哪一种方式好,还得看爬山人的身体条件,心里状态等方面来决定。

杨友元和黄阳阳组建的杨家湾林木果品股份公司,开春就正式运营,各负其责,努力完成公司设定的任务目标,虽然实际工作中遇到过许多困难,但都是有惊无险,总算都被群策群力的努力下,被一个个的克服了。到年底,粮食虽然因天旱没有达到计划的产量。但是,苗圃的松树苗,柏树苗都预定给县林业局,受到预付款;枣树苗,苹果苗,梨树苗,等幼苗的销售都不错,收益客观。果园的老品种也有一定的收益,新苗长势不错,两三年后就可以见到收益。

公司成立第一年就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还完银行贷款,留足明年发展的备用基金,剩余部分经董事会研究,决定给股董分红利。

过吧春节,正月十五那天,黄家湾红旗招展,锣鼓喧天,秧歌队扭起了多年没有跳起的舞步,扩音器播送着美好的歌曲,穿着新衣服的老老少少都喜笑颜开地向杨家湾林木果品有限公司聚集,我们都是来领他们投资公司一年来的收益。

公司大门前挂着一条“杨家湾林木果品有限公司年底红利发放大会”的横幅,下面摆设了一张八仙桌,桌子上有用百元人民币摆成喜字形状的钱。

秧歌队和杂耍停止后,公司董事长杨友元向股董们介绍了公司一年来的经营情况和收益。总经理黄洋洋宣布红利发放:土地入股的董事按一亩地二百元,用现金入股的按投一元,按八毛钱分红利,开始发放红利!

秧歌队,杂耍又开始在场子里活跃起来。领到红利的村民,笑嘻嘻的一边走,一边还数着手里的人民币。

曾经因没有牲口,连年收成不好,生活困难的王老汉,手里数着人民币,嘴里念叨着“还是组织起来好啊!”他今年,不但参加劳动得到一定的报酬,今天还分的一千多的红利,能不高兴吗!

第二年开春。杨家湾林木果品有限公司的牌子,移到兖州县城招待所旁边的两层小楼里,牌子也换成“兖州县林木果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年2月9日星期三写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