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文华中学,是中国内地创办最早的一所新式中学,从年文华书院算起,至今已有年,她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创下多项第一,堪称中国内地近、现代教育的“活化石”。在年前文华中学的校址在昙华林,此后搬迁到粮道街。
上世纪初文华中学大门文华书院是内地第一所按西方教育模式办学的新式中学。相对于传统私塾,新学的特点和优点都非常突出。在培养目标上:私塾是通过读书去做官,“中举当官”是读书的唯一目的;而新学则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人才。在教育内容上:私塾是四书五经,诗词歌赋;新学则除文史外还有自然科学,体、音、美、技以及宣传结社、文艺演唱等社团活动。在教育方式、方法上:私塾是不论年长年幼同学一堂,读三、五年也行,读十年二十年也可,学,是死记硬背,考,是八股文章;而新学则实行学科制,分级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学年、学期制,考试升留级毕业制。文华书院的新式办学,为中国内地办新学提供了一个范本,张之洞在湖北办新学就曾经到文华考察取经。
在年的办学历程中,文华创下教育史上多项第一。
年,文华书院建成中国内地第一所六年制的完全中学。
文华书院的自然科学教室年,在文华书院操场举办了湖北省第一届校际间的体育运动会,文华书院获得4项冠军。
上世纪初文华书院运动会上的百米冲刺
文华书院校徽、铜管乐队徽章、武汉首届学生代表大会徽章年,美国教师韦隶华在文华八角亭创立的“文华书院藏书室”成为中国公共图书馆的发端。年,中国第一座公共图书馆——“文华公书林”破土动工,年5月16日建成对外开放。
年,文华中学成立了第一支完全由中国人组成的铜管乐队,创办人是美籍教师康明德。
年文华书院建立了中国第一支全部由华人组成的铜管乐队康明德,年生于美国,年毕业于美国密西根大学研究院,获理学硕士学位,同时还被英国皇家音乐学会吸收为会员。他兴趣爱好广泛,吹、拉、弹、唱、机械电器无一不精。年康明德到文华后,随身带了一把小号。每天清晨,当天刚蒙蒙亮时,嘹亮的小号声便在文华校园的上空响起。这号声打破清晨的寂静,给新的一天带来了生机,同时也引来一群群学生的围观,探询。康明德于是利用课余时间,把有兴趣的学生集中起来,给他们介绍乐理、乐器、乐曲、演奏等音乐知识,给学生们打开了另一扇音乐之窗。年,康明德用自己继承的遗产从美国购买回小号、长号、萨克斯、大号等30余件乐器,于当年10月正式成立“文华铜管乐队”。这是有史料记载的中国第一支完全由中国人组成的铜管乐队。乐队每天早上分散训练半小时,每周一、三、五下午下课后集中训练一小时,训练曲目除外国进行曲外,还有《蓝色多瑙河》、《小夜曲》、《牧童的婚礼》等经典乐曲。从此以后,武昌的老百姓只要一听到铜管乐的声音,就知道是文华的学生出来了,这传统一直延续到“文革”时期。文华铜管乐队从成立至今已近年,最多时乐队规模近百人,培养了不少人才,其中我国著名的音乐家,有“东方第一小号之称”的夏之秋,就是康明德亲自培养的学生。现今武昌文华中学的铜管乐有80余名队员,学校借助武汉音乐学院的力量,聘请外籍教师训练、指挥,其演奏水平跻身全国中学一流。
上世纪初的文华书院铜管乐队
上世纪70年代武汉市第33中学在文华中学昙华林原校区举办运动会,仪仗队前的铜管乐队年10月,武昌首义期间,文华中学校长余日章组织学生成立“武昌红十字会”,参加战地救护活动。这是中国红十字会的发端。
文华是中国童子军的发源地。童子军运动创立于英国,创始人是英国爵士罗伯特·贝登堡,年,贝登堡带着20名儿童,到英国勃朗海岛集中训练,他将20个儿童分成4个小队,每队指定一人当队长,主要训练儿童野外生存技能、技巧:露营、侦察、追踪、斥候,结绳、攀登、也传授医疗救护,森林、海岛自然知识等。这是世界公认最早的童子军活动,随后童子军风靡全世界,罗伯特·贝登堡被誉为童子军之父。
年中国童子军之父严家麟率领中国童子军代表团,赴美参加世界童子军大会留影年2月25日,文华中学教师严家麟参考英美童子军的活动模式,组织60个16岁以下的男孩,成立了“中国童子军”第一团。年,上海格致公学、华董公学、基督教青年会中学和江苏无锡第三师范附属小学等地也先后创办了童子军。后来推广到全国中小学中,文华成为中国童子军发源地,严家麟先生被誉为中国童子军之父。年,台湾的学校为纪念中国童子军建立周年,专程派人从台湾到武昌文华中学寻根。
“中国童子军”徽章文华中学虽然是教会学校,但并不强迫学生信教,加入教会。在清末民初,对校内进步势力的活动并不阻扰,有时还给予支持,特别是中国人担任校长以后,更强化学生的国文教育,强调“真理”、“正义”、“爱国”、“忠诚”,在大的社会变革来临时,不少师生都投身入革命潮流中。
清末革命团体“日知会”的领袖刘静庵曾在文华中学任教,在他的影响下,文华师生周苍柏、张纯一、卢春荣等数十人加入同盟会。武昌首义打响后,文华中学首任华人校长余日章出任鄂军政府黎元洪都督的英文秘书,并自告奋勇持黎元洪的亲笔信,乘小木船到长江上朝廷海军提督萨镇冰的军舰上,劝说萨镇冰所率舰队不要炮轰武昌城,最后萨镇冰维持中立,率舰队离去。由文华中学教师张纯一作词、余日章作曲的文华“学生军军歌”成为武昌首义革命军军歌。
文华中学首任华人校长余日章(图片来源武昌文华中学)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文华中学校友李公仆回校宣传抗日后,文华学生、著名音乐家“歌八百壮士”作者夏之秋,组织并领导“武汉合唱団”奔赴东南亚宣传抗战,历时一年多,共筹集资金余万元,经陈高康之手转交中国共产党,有力地支持了国内抗战。年武汉会战后一批文华学生投笔从戎,奔赴抗战第一线。
年文华口琴队合影前排右四为夏之秋,时年19岁年10月,在校长李辉祖的带领下,文华中学与武昌希理达女子中学、汉口圣保罗中学、湖南益智中学组成“鄂湘联中”,先后从湖北、湖南流亡到广西、云南、贵州办学,八年中4次长途搬家,辗转几千公里,颠沛流离,历经甘苦,直到抗战胜利,才迁回武汉昙华林。就是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联中的教育质量没有下降,在当时举行的全国统一高考中,年考入大学人数居全国第三,年考入大学人数全国第一。
在文华中学担任校长长达34年的李辉祖老校长(图片来源武昌文华中学)年5月,武汉解放前夕,国民党和教会劝说文华中学搬迁台湾,但是在一批进步师生和李辉祖校长的坚持下文华中学坚决留在了武汉,见此鄂湘教区的其它几所教会学校也都拒绝搬迁。年7月,经中南局教育部批准,“私立武昌文华中学”收归国有,改为“公立武昌文华中学”。年,在全国高等院校调整中,华中大学与中华大学一部分合并,成立华中师范学院,武昌文华中学就搬迁到粮道街原中华大学旧址,并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附中。年学校划归武汉市教育局管理,更名为“武汉市第三十三中学”。年10月,经报请武汉市教育局、湖北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恢复“武昌文华中学”原名。
余年来,文华中学培养数以万计的各类人才,其中不少人为国家做出过重大贡献。如两院院士、著名土壤学专家、原中国农业大学校长石元春,中科院院士、著名焊接学家、原南昌大学校长潘际銮,中科院院士、著名超声学家应崇福,中科院院士、著名数学家万哲先,著名经济学家和国际问题专家、学部委员宦乡,著名经济学家、先后担任过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中国农业银行总行行长、中国银行行长的方皋,国际知名外科专家曾宪九,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英国文学家王佐良,还有武汉黄鹤楼总设计师向欣然等。
附注:本文涉及的武昌老地名有“昙华林”、“粮道街”。
作者简介
刘翔,祖居武昌大堤口,年4月生于武昌宜孝巷。三岁上候补街郎家巷幼儿园,七岁进候补街小学,13岁分配到粮道街武汉市第33中学上初中。年留校任教师,年任文华中学校长。年调三道街武昌区教委任副主任。年调司门口武昌区人民政府任办公室副主任。4年在中山路被选为武昌区政协副主席。年退休住积玉桥。7年主编《武昌老地名·街巷地名篇》、《武昌老地名·人文地名篇》。一个生在武昌,学在武昌,工作在武昌,退休养老在武昌的老武昌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