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教学专著《相遇语文家常课———一名青年教师的课堂札记》出版。
年8月,张敏的课堂作品集《相遇语文家常课——一名青年教师的课堂札记》已由福建教育出版社版出版。该书立足新课标背景,聚焦真实课堂,凸现学生学习真正发生。本书精选十五篇课例,以教学札记的形式立体展示家常课的真实风貌与原生态味道,力图通过细节切入、破题入文、品悟文字、课堂生成四个教学视角呈现如何促进学生学习真正发生。这本书融教者对文本的解读、课堂教学、教后反思与专家的评析、点拨、矫正于一体。它既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反思录,也是青年教师成长路径的探索集。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散文中的名篇,收编入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六单元。本单元主题是“文无定格,贵在鲜活”。本文鲜活之处在于选择生活中最有情味的细节来表现情感,展现人物内心世界。
教学本文时,我是以“一间书斋、两种情感、三个女人”来概述本文内容并组织课堂教学的。课堂教学的主体围绕文中的三个女人来展开,重点放在对细节的品读上。
在第一堂课组织学生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我让学生用“一、二、三”来概述本文内容。大家很快就明确:一间书斋、两种情感、三个女人。接着我又问:作者归有光着力突出的是哪种情感?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是喜,有的说是悲。我笑而不语,只是告诉大家,应从文本出发。很快便有同学找到了依据:从内容看,第一段是悲中有喜,第二段是悲,第三段为悲,第四段喜中有悲,第五段应是悲;从篇幅看,写喜的少,写悲的多。因此,本文的情感以悲为主。
见学生讨论无异议后,我又抛出:作者在文中是如何展现这种悲的呢?学生沉思片刻:集中体现在对三个女人的叙述中。下文便是诸生一一品读的记录。
师:我们先来看看归有光笔下写了哪三个女人?
生1:分别是母亲、祖母、妻子。
师:大家能否作一下准确而细致的概括?
生2:老妪忆母、祖母期待、夫妻永别。
生3:老师,为什么归有光先写母亲后写祖母?
师:(笑而不语)大家说说。
生4:归有光母亲去世早,只有26岁,当时归有光才8岁。而祖母去世比母亲迟,故先写“先妣“,可以说笔法细腻。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4:网上搜的。
师:很好,善用网络。
师:大家细读老妪忆母片段,看看作者是怎么写母亲的?
众生小声读文,略有所思。
生5:归有光通过第三者老妪之口来写母亲,分别写了母亲的语言和动作。
师:能否仔细说说?
生5:“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从“叩门”这个动作,以及“儿”这个称呼,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慈母的形象。
生6:为什么娘只“叩门”而不“推开门”去哄哄女儿?
生7:可能母亲有事,归母26岁去世,结婚十年生7个儿女,忙的连女儿都无暇哄哄,体现母亲之辛苦。
生8:也有可能是母亲不娇惯女儿,小孩子都有恋母的习性,母亲为了不娇惯女儿,又为了表示对女儿的关心,只是叩门而未推门。是用自己的声音“儿寒乎?欲食乎”来安慰女儿。
师:两位同学说的都有道理。不管怎么理解,母亲的形象在我心里总会鲜活起来。除了这一细节,这个片段还有其他细节没有?
生9:“某所,而母立于兹”也是一细节,可以让归有光结合熟知的旧物想起母亲的形象,让这样一个对母亲鲜有记忆的少年勾起对母亲深沉的思念。
生10:我觉得“语未毕,余泣,妪亦泣”这一细节也很感人。
师:愿闻其详。
生10:“余泣”,可见我内心的悲伤,一个懵懂少年,本该亲身感受母亲慈爱关怀,而今天竟要靠老妪转述以及凭借旧物联想情景来感受浓浓母爱,心中悲苦自不必说。“老妪亦泣”,一个“亦”字一方面体现了老妪同母亲感情深厚,为母亲早逝而伤心,也从侧面表现母亲平时为人友善;另一方面,老妪也为我之悲苦而哭泣,为这样一个少年郎竟不能享受慈母关爱而泣。
师:一泣而温情,一泣而知心。生10的分析也让我们有一种想哭的冲动,所以林纾说:“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同幼失母之儿谈,匪不流涕矣。”这就是细节的魅力。其实这样的细节还很多,这一段还写到了祖母,请大家一起赏析。
生11:这里写祖母也是从语言和动作来写的,“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体现了祖母对我的疼爱,一声“吾儿”把一个慈祥的祖母表现出来了,我家祖母也这样称呼我。(生笑)
生12:我觉得这一句不但体现了祖母对我的关心,还有担心。“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祖母对我有期盼,不希望我像个女孩子。
生13:我觉得这一句也写出了归有光心灵的孤独。你想啊,“竟日默默在此”,一个丧母之少年,一整天呆在这个阁子,孤独可想而知。
生14:我觉得读者还能想象到归有光之勤奋,一个孤独的少年唯有靠读书来打发寂寞时光,以至于“竟默默在此”。
生15:我现在发现还应有祖母对归有光的赞许。祖母赞许他一整天都呆在阁子里读书,真是一个好孙儿。
生16:其实这里的赞许是为下文写祖母对我的期盼作铺垫。“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祖母期待归有光成才,振兴家族。
师:这里介绍一下,归家是昆山的百年望族,当时流传这样一句话:县官印不如归家信。足见归家兴旺发达。本文的项脊轩是归有光书斋名,源于归有光九世祖归道隆曾在苏州府太仓州的项脊泾居住。为表达追宗归远之意,归有光以“项脊生”自称。可是归有光出生仅三年后,高祖归睿去世,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布衣,家道衰落。所以作为家中的长孙,重振家族的重担就落到了归有光身上。因而有祖母之语“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一个是年老之祖母,一个是失母之孤独少年,其情殷,其责重。
生17:这里还有一句“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可见祖母对归有光期望很高,希望他成为国家栋梁,殷切期盼打动人心。从这一句也可看出归家祖上兴旺发达。
师:何以见得?
生17:古人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祖母的祖父是朝廷大官,当时归家肯定不差。否则祖母也不会嫁给归家。
师:很好,能结合古代文化传统解读课文。除了语言描写,还有其他描写没有?
生18:还有动作描写。“比去,以手阖门”,轻手关门,体现祖母的细心与关心,怕影响归有光读书。“持一象笏”,祖母拿她的祖父上朝的这一物件来激励孙子努力考取功名,同时也给处于寒窗苦读的孙子以信心与鼓励。
生19:我觉得这里还有心理与神态描写。“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归有光在这里又哭了,他为自己未能快速地实现祖母的愿望而哭,而悲伤。
师:这里的“长号不自禁”与上文的“余泣”有何不同?
生20:上文是为自己的身世之凄惨而泣,这里是为家道衰落而泣,自己功业未成而“长号”,悲更深一层;同时归有光也觉得有负祖母重托而遗憾。
生21:据我所知本文前三段写于归有光18岁之时,后两段写于30岁之时。如果说“长号”是因自己学业未成和有负重托,我觉得过于牵强。你想啊,一个十八岁的人未及弱冠,正在读书之路上,就像现在的我们,还处于追梦的路上,未来还不一定,也没必要长号吧!
师:这个疑问很好,说明你真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大家怎么看?
生21:我觉得这并不矛盾,恰恰说明归有光责任感强,急切地想考取功名,因为他身负振兴家庭之重要使命,“长号”不足为怪。
生22:归有光从小就天资聪慧、勤学苦读、博览群书,7岁入学,9岁就能作文,14岁参加童试,15岁入项脊轩读书,18岁写本文前三段。可以说,对这样一个人来说,18岁不早了,读书做官、光耀家族,是其理想也是其目标,奋斗几年还未成功,加之祖母嘱托之言“如在昨日”,回响在耳边,“长号不自禁”,也就能理解了。
师:这些,你们又是网上查的。(众生点头)
生23:后面两段写于30岁时,那时作者还未考中举人(35岁才考中),在读18岁时写的文字,真的是“长号不自禁”,心中悲苦无以言说。我想文脉还是相通的。
师:生20,你现在怎么看?
生20:我能明白一些。
师:请大家看注释1,本文有删节,编者删除了一段(文中用省略号处),原文如下(投影):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请大家议一议,看看18岁的归有光有着这样的追求,又有什么担心?
生24:归有光赞许蜀清与诸葛亮。蜀清我不知道是什么人,但诸葛亮我们知道,可见归有光有大志。
生25:从这一段文字看,归有光“重利”,我们知道诸葛亮重义,归有光想利和义都占。
师:蜀清是个寡妇。怎么看待作者眼中的利和义?
生26:这里的利应是指考取功名,义是指振兴家族。
生27:我觉得这里的义是坚守正道,不屈服于当世,利是求取功名。
师:(片刻后)大家认同哪一种观点,可以讨论。
生28:我认同生27的看法,纵观归有光读书求仕之历程,直到35岁才考中秀才、60多岁才中进士,若不是他学习差,那是什么呢?只有一条,就是选拔人才的机制,或者说学问之外的东西。我们知道归有光生活于明中后期,社会腐败不堪。归有光这种家门衰落之人自然要遭受些干扰甚至挫折。
师:那么大家再回到“令人长号不自禁上来”,这是否合情理呢?
生20:我现在明白了,这样一个年幼失母,见证“诸父异爨”、由“篱”变“墙”的归有光应该是个早熟的青年。18岁的他已然明白家庭变迁导致的人情冷暖,社会变迁导致的诸事不公,而自己又弱小无力改变,只能“长号不自禁”。
师:这样的理解就通畅了,打通了全文感情的脉络,你的领悟能力不简单啊。那么从这一段被删的文字看,归有光又担心什么呢?
生28:虽然读书轩中“方扬眉、瞬目”自得其乐,他担心被人看不起,被人视作“坎井之蛙”,足见心里之苦闷。
师:正是通过对细节的把握,我们一步步走进归有光心灵深处,悲伤着他的悲伤。我们再来看看他生命中的另外一个女人,来看看婚姻生活里的这个归有光。
(齐读后)生29:这两段也是通过细节来写妻子。
师:这一段写了哪些细节?
生29:有两个,一是“妻子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另一个是妻子转述归有光小姨妹之语,“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师:读了这些细节,大家有何感受?
生30:读到这里,我们似乎感受到一丝温暖,望见了归有光生活中的一抹亮色。
师:能谈得详细些吗?
生30:从第一个细节我们可以感受到夫妻恩爱,妻子好学。第二个细节,妻转述小姨妹的话,可以看得出她们对姐姐幸福生活的向往与羡慕。婚前归有光是孤寂的,婚后的一段应该是难得的幸福时光,照应了前文之喜。
师:分析到位,这两段就两个细节吗?
生31:我觉得还有一个细节。
师:哦,愿闻其详。
生31:“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不可忽视。此树为妻死之年亲手种植,现如今已亭亭如立,让归有光睹物思人,亭亭如立之树亦如亭亭而立之娇妻,树犹在,人已亡,悲从心中起。
生32:我看见了归有光朦胧的泪光,迷茫恍惚的神情,还有长长的无言的叹惜和久久不愿归去的身影。
师:同学们鉴赏力很强,那么这两段对比看,又读出了什么?
生33:一喜一悲。喜是短暂的,悲是长久的。
生34:喜是淡淡的,悲是浓浓的。
生35:这种淡淡的喜被深深的悲所掩没,与前面写母亲、祖母一脉相承,都是悲叹不已,苦闷不堪。
师:这一节课同学们对细节的鉴赏很给力。正是这样的细读慢赏,让我们一步步走近归有光这个孤独、苦闷、悲伤的灵魂,去感受这个灵魂的悲苦与幸福,走进一段真实而不朽的人生。其实,本文的细节远不止这些,大家课后再细读课文,下节课我们再赏析。
这一节课,旨在围绕作者写的三个女人来走进归有光的精神世界,带领学生从文字出发,学会品读,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接近灵魂。从课堂表现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长按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