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说的没错,走进关中大地,到处都能看见皇陵。就这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和关中平原交接地带的偏远蒲城县。居然也埋着5位唐朝皇帝。唐睿宗李旦桥陵,唐玄宗李隆基泰陵,唐宪宗李纯墓景陵,唐穆宗李恒光陵,唐让帝李宪惠陵。
阿呆悄悄地说:不要被名头吓着,其实所谓的皇陵走近一看会很失望的,无非一个土堆和一堆残破的石头雕像。
既然来了,好坏咱们也去看一个。唐睿宗桥陵位蒲城西北约十五公里处的丰山,石刻艺术非常高,代表了唐代的最高水平。
桥陵其实吧,阿呆以为蒲城最值得看的是:清代考院。蒲城清代考院博物馆位于城关镇,杨虎城将军纪念馆旁。清代考院博物馆清始建于光绪十七年,是陕西省唯一保存完整的一处进行童生科考的场所。看一看清代人的考试场所,是不是跟我们现代的高考有相似之处呢?
阿呆听说走马戏是老腔的鼻祖,是省级非遗项目,阿呆很感兴趣。走先听两句:
“他大黑,她妈黑,叫来他舅比颜色,他舅还比那锅底黑……”
哈哈哈……通俗诙谐,很值得去探访一下。
(前辈们拍下了很好的图片,阿呆自惭形秽,就借用了啊)
蒲城走马戏的唱词粗犷通俗,诙谐淳朴,朗朗上口,深得当地老百姓喜爱,据传承人王文琪老人讲,它的起源是早在周朝时,当地儿童为迎接后稷而骑竹马欢唱嬉戏,其气氛热烈祥和使老百姓深受感染,后来在马帮、船运途中为了减少寂寞,用石块敲击车船辕帮、筷子击打碗碟、马玲等随身器物,伴以狂咏高歌而形成的一种曲调,后被称为走(竹)马戏。
走马戏是现代眉户的祖先,它的主要特点是伴奏和演员集于一身,类似华阴老腔,但比起华阴老腔更为古老。走马戏的舞台表演要根据舞台的大小和阵势决定出场的人数,平日里三五人即可搭班演唱。走马戏的乐器如今包括三弦、板胡、二胡、三股弦、古长号、板、勺木、瓦子、木鱼,细瓷碗碟、马玲、手锣、钩子、铜锣战鼓等,声腔特点仍以东秦人口语为主韵。目前蒲城走(竹)马戏被列为省级非遗项目。
阿呆的理解是:走马戏起源于民间的自娱自乐。一帮人干活累了,骑个竹竿当马,扮演成驰骋战场的将军,几个人随性地表演一段民间流传的演义,如千里走单骑、霸王别姬之类的,就地取材,拿起板凳、石头、竹片、扁担、镰刀等当乐器敲打……这是非常接地气的,非常纯朴和自然的民间演出。很有意思的。
阿呆希望走马戏能发扬光大,能搬上舞台,让更多的人能欣赏这黄土地里长出来的民间艺术,感受带着泥土气息的热闹、诙谐、质朴。
陕西民间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
刁蒲城,野渭南不讲理的大荔县
蛮临潼,鬼合阳,韩城是个球咬腿
金周至,银户县,杀人放火长安县
二球出在澄城县,土匪出在两华县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
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
三原的媳妇不能看
这一下子总结了关中和陕北地区各县的特点。蒲城排在第一位的,可见其影响力是蛮大的。
一看就知道,这花馍不是用来吃的。阿呆没猜错的话,是当年祭祀皇陵所传下来的,民间艺术,还是值得欣赏。
至于说美食嘛,阿呆笑了。关中和陕北地区,同阿呆老家汉中比起来,感觉真的差别太大了。关中和陕北地区说起吃的,除了馍、面条、羊肉汤,你还想吃啥?还能吃啥?
下一站将是哪里?是你的家乡吗?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