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长号 >> 长号发展 >> 正文 >> 正文

挖掘民俗文化打造特色村寨展示民族风情凌云

来源:长号 时间:2024/12/12

“嘎吱嘎吱,嘎吱嘎吱……”5月10日清晨,凌云县下甲镇弄福村弄福屯,轻柔的织布声打破了山村的寂静。“这个壮族村寨家家户户都保留着织布机、拉线机等织布器械,织出的花样品种达20多种。”弄福村支书韦德贤介绍,每到农闲时,随处都能看到村民织布、洗布、晾晒、捶布、拉布的场景,布料制成的衣服、背带、床上用品深受市场欢迎。

凌云县下甲镇弄福村壮族妇女向学生传授织布工艺。李彩兰/摄

弄福屯毗邻4A级景区浩坤湖国家湿地公园,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当地对壮族手工纺织布工艺进行传承和保护,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将织布传统工艺和制作的衣服、背带、床上用品等对外展示、销售,向游客展示传统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增收致富。

凌云境内居住着汉族、壮族、瑶族、布依族、彝族、土家族、苗族、仫佬族等民族群众,全县22.9万人口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比例55%。各民族分散、交错杂居,由于缺乏赖以生存的物质载体和精神支撑,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面临诸多困难。

近年来,凌云结合各民族群众的智慧与生产经验,以“党建+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培养一批少数民族人才队伍,深耕民族地区特色产业,打造有产业、有颜值、有内涵的特色村寨,将文化、民俗风情和自然生态等资源转化为可体验的旅游产品,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乡村振兴“铸魂”。

挖掘本土资源,传承优秀民俗。凌云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阵地,发动老党员、退休干部、道德模范、致富带头人等创作脍炙人口的民族文艺精品,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推动文艺精品走进城市、搬上舞台、融入课堂,大力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目前,玉洪瑶族长号、凌云壮族72巫调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村寨串珠成线,分区差异发展。凌云县将特色民族村镇建设、民俗文化传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施村容村貌提升、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串联青山绿水、古府文化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基地,推动民俗文化与创意产业差异化发展。目前,全县以“泗水缤纷”田园综合体为平台,打造壮族乡情文化体验区、瑶族民俗风情展示区、桑田康养休闲区等,展现各民族风情。

近年来,凌云因地制宜做好特色村寨整体发展规划。

图为伶站瑶族乡浩坤村美景。

一村一景一品,体验品牌文化。凌云县以创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抓手,创建泗城镇金保村、伶站瑶族乡浩坤村浩坤屯、下甲镇弄福村弄福屯等一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打造油茶和白毫茶体验馆、红薯粉制作体验广场、自然教育基地、蚕宝宝剧场等一批文化体验场所,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的发展格局,推动各民族家园共建、文化共融、成果共享。

“我们深入挖掘每个村屯的自然、历史、产业、民俗特点,大力推进泗水缤纷田园综合体建设,打造集自然生态、民族风情、历史人文为一体的宜居宜游宜业的美好家园。”凌云县委书记伍奕蓉说,凌云县以田园综合体为载体,推动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和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图文丨韦付增韦轩

作者/来源:凌云发布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3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