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山市施甸县木老元布朗族彝族乡哈寨村,48岁的阿福有是远近闻名的布朗族器乐“知音人”。唢呐、三弦、笛子、芦笙、大筒、长号……所有布朗族乐器他都会,吹、拉、弹、唱、跳,样样是他的拿手好戏。在他的世界,布朗族器乐就像一位相伴一生的知己。
在爷爷和父亲的熏陶下,阿福有自小就开始了解各种布朗族乐器的结构特点,12岁就跟着长辈自学吹打,那时候个子小,长号拿在手里都是拖地的。30多年过去了,靠着满腔热爱和刻苦练习,阿福有早已成为表演经验丰富的“全能艺人”。
他娴熟掌握了各种布朗族器乐的演奏技艺,既能吹迎客调、欢乐调、采茶调、压棚调等16种用于喜事的调子,也能吹用于丧事的耍龙调、掩盖调、哭娘调、进坑调、山林调,还有用于祭祀的转龙调等。此外,他还会唱流传在布朗山境内的所有山歌调子,能跳布朗族所有的打歌套路,村寨里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等场合,或者乡里、县里的大小文艺活动,总能看到他登台演出的身影。
哈寨村主任助理阿照明夸赞阿福有:“寨子里办喜事,要是差了他这样多才多艺的人,气氛就不浓了,只有他来了,场子才热闹,有他在的地方就不用担心冷场!”
近些年来,县文化馆有合适的活动都会叫上阿福有参加,阿福有很珍惜到文化馆排练的那些日子。他知道自己文化基础差,看不懂简谱,就认真用心记、用脑记。“没排练之前,我的气息不匀,节奏不稳,吹出来的调子没有那么流畅,经过文化馆老师的专业指导,我的水平提升了很多。”
阿福有吹打时以音高、圆润和气满见长,能在几十分钟甚至一两个小时内把同一个调子反复吹奏若干遍,中间不停歇、不间断而气势不减、音色不变,用吹打人的话说,这叫“一口甜”。“一口甜”如果没有特殊的换气技巧是无法达到的,而这种特殊的换气技巧正是布朗族人吹打的主要特色之一,阿福有不仅掌握这种技巧,还能将各种调路转换得自然流畅。年,阿福有参演的节目《布朗欢歌》获云南省第八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金奖。年,他被评为云南省百名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突出人才,成为木老元最杰出的艺人。
对阿福有来说,每一次登台演出都是一次宣传布朗文化的机会。他记得有一年到外地演出,很多观众不认识布朗族,演出结束后,十多名记者围上来采访询问布朗族的各种乐器,通过媒体的宣传报道,增进了老百姓对这一少数民族的了解。这样的经历让阿福有认识到,自己其实也是一张对外宣传布朗族文化的名片,尤其是在年被命名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后,他越发意识到身上的担子沉重,必须要将自己的技艺传下去。
为此,他在木老元村下的4个自然村组织了5支打歌队,每个村有10到12人,带领着他们练老调(老人吹的调子),碰上过年、火把节、农历八月二十祭神刀这些节庆日的时候就打歌。打歌队还承接邻近村寨的红白喜事表演业务,每年有一二十场演出,能赚点钱贴补家用。这样一来,不仅打破了村寨之间的区域界限,促进村民的交流,商业化也让打歌队形成了良性竞争,技术好的人收入相对更高,大家平常排练的积极性也被极大调动起来。说到底,还是想借这种方式让更多群众熟悉、了解和热爱布朗族器乐、歌舞演奏。
但一个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是:打歌的微薄收入很难维持生计,打工才是村民们谋生的长远之计。哈寨村多口人,超过半数的年轻人都选择了常年在外务工养家糊口,留在村里的小孩大多与手机、电视为伴,对布朗族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针对年轻人的民族文化传承,道阻且艰。
针对这些现状,阿福有做了很多尝试。年暑假,他把村里的小孩召集到家里,免费教他们学布朗族乐器和布朗话;两三年前,他和木老元中小学教师合作,每周教授一堂布朗民族文化课。他希望尽己所能,把民族文化的种子播撒在更多孩子心中。
(作者:蔡文雯单位系保山日报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