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新华社」
来萨克斯村听生活的浪漫
半月谈记者白佳丽尹思源张宇琪
天津有一个名叫四党口中村的小村庄,这里的村民几乎都以生产和制作管乐器为生。萨克斯,被这里的村民视若珍宝。不久前,这个小村庄因“天津萨克斯村工人月薪2万仍紧缺”的标题火上热搜。萨克斯不仅给这里带来了富裕的生活,更用流动的音乐阐释出村庄浪漫的内核。
天津奥维斯乐器有限公司员工在厂房内制作、调整乐器零件赵子硕摄
“出去一圈,还是村里好!”
“月薪2万”的表述,在当地村民们看来“有些夸张”。四党口中村党总支书记黄金鹏说:“虽然‘月入两万’不能普遍实现,但村里的年轻人出去一圈,回来还是觉得村里好!”
四党口中村村民张国民经营着一家名为奥维斯乐器有限公司的乐器生产企业。他告诉半月谈记者,乐器生产让村里很多人都过上了好日子。
早在20年前,张国民就敏锐地嗅到了音乐里的商机,从纺织机配件制造转型做起了乐器。他从一开始就做出了一个具有开拓性的决定——走出口这条路,先做国外市场,再做国内市场。
“我带着乐器去北京、天津的外贸公司,一家家地跑,一遍遍地介绍。”执着的张国民,用手中乐器精确的音准和动人的音色,打开了出海的通道。
年6月,奥维斯生产的第一批长笛“上线”。随后,萨克斯、小号、长号……乐器产品不断丰富,从工厂车间售往世界各地。
在“乐器大厂”奥维斯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行业。“村里有多名本地村民,80%以上都在从事乐器生产相关的行业,乐器产业的发展,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近4万元。”黄金鹏说。
“把他乡变成故乡”
“最多的时候,村里一半是本村村民,一半是外地打工者。”黄金鹏说,来到四党口中村的人,大多数买下了小院,甚至将父母、子女一并接来,把他乡变成了故乡。
走进奥维斯乐器有限公司的焊接车间,有10多名工人手持火焰喷枪在进行焊接工作,其中大部分是外地打工人员。
丁晓娟便是其中之一。“我刚来的时候,就是把萨克斯的小零件焊接到一起,活不累、工资还不低,所以打算一直在这里干下去。现在我和丈夫都在厂里工作,一年下来一共能挣13万元多,比在老家挣得多多了。”她说。
付广成则已经从一名生产乐器的工人,转型为萨克斯检测调试师。年,付广成来到四党口中村打工,厂里摆着的金色萨克斯令他着迷。
闲暇时,他便戴上萨克斯的脖带,双手扣键,一点点学了起来。慢慢地倒是会了不少曲子。如今,厂里生产的每一个萨克斯,都得经过他的手。“一个萨克斯拿在手上得整体感觉好,从按键弹簧的力度、到音准音色,都得完美才行。”
“从这里开拓更多可能”
对四党口中村里的年轻人来说,上一辈人用双手制作出的乐器,已经去往世界很多地方,而他们决定用网络给乐器带来更多可能。“现在村里搞直播的、开网店的,生意都很红火。”黄金鹏说。
尽管人人都从事乐器生产和销售,但会吹奏的人不多,这也是四党口中村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黄金鹏说,村里生产的乐器主要用于出口,不是国内市场打不开,而是管乐器在国内的接受程度比较低。
“村里人先学起来,再慢慢影响周围的人。”作为村里的唯一一所小学,四党口中村中心小学成立了萨克斯乐队,从天津的艺术院校请来老师,每周为学生进行培训,还定期组织学生到区里、市里参加比赛。
“这些孩子毕业之后也未必就会走音乐的道路,但多少会受到熏陶。等他们长大了,就会回来带动村里的乐器产业进一步发展,那时候就更不一样了。”黄金鹏说。
(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