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花飞,祭扫坟堂出户扉。
风捲渡头波浪险,云凝提畔哭声稀。祖先若欲生莲界,儿女虔修切莫违。今日禁烟寒食节,一心念佛向西归。——普能嵩禅师
年4月5日是清明节,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孝亲和报恩是清明节的重要主题,也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更是佛教践行的重要科目。《法苑珠林》云:“故念子路见于孔丘曰:‘由(子路,名仲由)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没之后,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犹愿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不可复得。’每感斯言,虽存若亡,父母之恩,云何可报?慈深河海,孝若涓尘。永慕长号,痛贯心首。”又云:“俗称乳哺生我肉身,一世之恩尚复难报。况复如来大悲普洽,等同一子,拔除三涂,得离四生,长辞八苦,永御三乘。静思恩重,岂同凡俗,内心崩溃,如焚如灼,情切于理,痛甚刀割。历劫瞻敬,长荐珍羞,亦未能报须臾之恩。故《涅槃经》云:‘佛有一味大慈悲,愍念众生如一子。众生不知佛能救,毁谤如来及法僧。’”清明节的演变
清明习俗的由来及演变,须从古代一个节日“寒食节”说起。寒食节相传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忠臣介子推。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外国十九年,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乃至从自己腿上割肉烤熟给重耳吃,解救其性命。后来重耳返国即位为晋文公。即位后,不求名利的介子推便背着老母,躲入绵山隐居。晋文公前往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于是听从人言,下令放火烧山,想把介子推逼出来。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柳树,宁愿烧死也不出山。后来在枯柳下发现了母子的尸骨,介子推留给晋文公血诗一首: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伤心不已,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到了唐朝时,“寒食上墓”成为风气,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寒食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由于寒食节的日期,距清明不过一、两天,后世便逐渐把寒食扫墓的习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后,寒食节与清明节已合二为一了。如何“如法”过清明?
佛典里有个故事:佛陀跟他的弟子阿难在河边行走时,看见五百个饿鬼一边走路一边唱歌,阿难问佛陀,佛陀说:“这五百个饿鬼的子孙,正在替他们修福,他们快要解脱苦海了,所以他们唱歌跳舞,表示高兴。”后来又遇到好几百个饿鬼很伤心地走过,阿难又问佛陀,佛陀告诉阿难说:“那些饿鬼的子孙正在为他们杀生祭祀,而不肯作福,所以饿鬼身后有火逼迫他们,因此他们在啼哭。”经中经常提到,为人子女,要时常做功德,回向给已故的父母亲属。所以在清明节追思怀念已故的祖先,应以亡者的名字多行善行功德,来帮助他们解脱。是故清明之际,佛教各道场往往会扫塔祭塔,或举行思亲法会,超度十方亡灵。当今文明祭扫、安全祭扫、环保祭扫已逐渐成为社会新风尚,尤其疫情时期,居家之人或许不能亲身到祖先坟墓、骨灰塔等地打扫和拜祭,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或者通过有缘寺院立牌位、做超度,将功德回向给亡者;或者为亡者做供僧、供灯等任何功德,回向给亡者;或者为亡者做布施、放生等一切善行,回向给亡者;或者为亡者受持斋戒、诵经持咒,回向给亡者……如此将一切善行功德回向给亡亲,以期早生净域,并且遵循祖先遗志、发扬祖先美德,帮助他们离苦得乐,这应该是清明节真正“如法”的祭奠了。作为净业行人而言,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万德洪名,自利利他,为亡者念佛回向,是最简单直接、圆满究竟的孝亲报恩的方法,也是报答浩荡佛恩的上妙方法。净土宗八祖莲池大师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等作出了具体的开示,有心之人当凛遵而行。《竹窗随笔》云:“人子于父母,服劳奉养以安之,孝也。立身行道以显之,大孝也。劝以念佛法门,俾得生净土,大孝之大孝也。予生晚,甫闻佛法,而风木(喻父母亡故,不及侍养)之悲已至,痛极终天,虽欲追之,末由也已。奉告诸人:父母在堂,早劝念佛;父母亡日,课佛三年。其不能者,或一周岁,或七七日,皆可也。孝子欲报劬劳之恩,不可不知此。”
“别馆青山郭,游人折柳行;落花经上巳(三月上旬巳日),细雨带清明。”值此清明时节,愿所有逝者都能蒙佛力加被,往生净土,永脱轮回,离苦得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