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长号 >> 长号发展 >> 正文 >> 正文

傻小子波莱罗舞曲

来源:长号 时间:2022/10/2
伍德灯检查白癜风 http://m.39.net/news/a_9424102.html

北方有个歇后语:傻小子看画儿,一样儿一张。

憨憨的傻小子总能给我们带来乐趣。

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

就是这样一个傻小子。

前面说了:

生命的节奏,自己把控。

音乐的节奏,提前设定。

其实所有的东西都由作曲家提前设定好了,

现场由乐手们看谱演奏就是了。

但我们看音乐会上,

是一个站着手舞足蹈的指挥着一群爱答不理大部分坐着的。

爱答不理的那帮人手里的家伙都不一样,两手都抄着家伙。

手舞足蹈的那个人手里的只一小细棍儿,就一根,瞎比划。

两手都抄着家伙的基本不看那个只有一手拿棍棍儿的。

据说那个只一手拿棍棍儿的挣的钱要比其他所有人都要多,

多得多。

那个拿细棍棍儿的人是指挥。

你看他自己一个人玩的挺欢实,

但其他人几乎都不搭理他,几乎没人看他。

要他有什么用?

什么用?用处也是不太多,基本就俩:

一、掌控快慢;

二、掌控强弱。

听起来好像挺简单。

乐队那么多人,

找一个演奏任务不太重的出来腾一只手替他掌控一下,

大家把他的钱分了,不挺好?

“嗯那”,法国作曲家拉威尔(MauriceRavel)说。

我猜拉威尔说了两回“嗯那”,

因为他有两首曲子可以让指挥被取代:

《波莱罗舞曲(Boléro)》,

《左手钢琴协奏曲(ConcertofortheLeftHand)》

我们看看《波莱罗》怎么就可以取代。

《波莱罗》的旋律很简单:

就这么个旋律,一直重复着,

那么多那么多遍,

直到结束

傻小子是怎么个说法?

傻小子看画儿,一样一张。

旋律就是上面这么个旋律,

但上场演奏的乐器,一个一个来,老换样儿。依次是:

长笛Flute

单簧管clarinet

大管bassoon

小单簧管PetiteClarinet

双簧管Oboe

小号Trumpet+长笛

萨克斯中音Saxophonetenor

萨克斯高音SaxophoneSoprano

圆号FrenchHorn(只凑了一下热闹)

短笛Piccolo

长号Trombone

这一众铜管木管,一个一个上。

傻小子看画儿,一样儿一张。

一场《波莱罗》看下来,基本所有的乐器都认全了。

乐队中各种乐器看似挺多,其实基本就三类:

管乐、弦乐、打击。其中管乐最不好认。

但有了波莱罗,不管什么管,都好认。

拉威尔是好人。

旋律总是上面那么个旋律,

节奏也总是下面这个节奏。

节奏是:

打节奏的,是小军鼓,就一个小军鼓。

自始至终,都是由它带节奏,挺忙乎。

其它那些个小提琴、大提琴、定音鼓,

都是有一下没一下地动一动,帮帮腔。

有可能取代指挥的,就是这个小军鼓。

做过这个取代的尝试的,

是一个叫做艾森巴赫的指挥。

他曾在北京的保利剧院试过一回:

他就站那儿,一动不动,挺碍事儿的显着。

小军鼓第一个登场,就是上面那个节奏。

然后其它乐器按照上面那个乐器一个一个登场,

小军鼓掌控着鼓点,

大家就踩着它的点儿,

那些个这个管、那个号的依次登场演奏,

奏完一个就换另一个,

团结紧张,一团和气。

小军鼓兢兢业业地带着节奏,杠杠滴,

挺像那么回事儿。

小军鼓成功取代了吗?成功了一半。

到了后半场,

小军鼓就支撑不住了。咋啦?

因为齐湣王换成了齐宣王。

前半程是各铜管木管一个个上场,挨个演奏。

但到了后半程,是大家都上场,滥竽都充数。

过去的东郭先生因不能滥竽充数而仓皇逃走,

现在的小军鼓因为大家滥竽充数而力不从心。

人多了,你一嘴我一嘴,七嘴八舌,七上八下。

而且一个个都特别大声,声儿都不肯弱于小军鼓,

这样的一群队友,小军鼓不好带了。

这时,艾森巴赫就不得不抬手把手里的细棍棍儿挥动起来了,

大家又重归紧张有序,直到最后欢乐收场。

那场演出很精彩,艾森巴赫很聪明。

音乐的节奏,必须留意掌控;

生命的节奏,必须有心调整。

说完艾森巴赫抖机灵证明自己的价值,

再补充一个花絮。

有一年,有一个年轻的国家级管弦乐团

在新年音乐会上演奏《拉德茨基进行曲》。

但刚开始没多久,哐当,弦乐组掉链子了。

把本来热烈的、大家都举着双手拍巴掌的曲子,

一下子变成了拉胯的呜呜呀呀。

一个管弦乐团的弦乐如同一个家里的女人,

搞气氛指着它们呢,

Happywife,Happylife.

女人一闭嘴,气氛一下子就没了。

当时把指挥吕嘉给急得眼睛都瞪起来了。

但不管怎样,好歹七拽八拽的,

把曲子演奏完了。

这次事故告诉我们:

指挥的钱,

乐手们真分不了。

为什么《歌唱祖国》后面就说《波莱罗》?

因为,初听古典的,对各种乐器不熟悉。

这个《波莱罗》就一样一样地告诉我们,

哪个是哪个。

《波莱罗》是好例题:

配器完整,挨个表演。

旋律简单,不停重复;

节奏简单,不停重复。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初听大型乐队表演的古典乐,

我真的找不出还有什么曲子比《波莱罗》更适合了。

音乐的一个重要法则,是重复。

生命的一个重要法则,是重复。

该重复就要重复。

大人孩子,都别太着急。

这是《有趣的音乐》系列的第二篇。

如果想了解您和您的孩子是否要看这个系列,请看下面的这个序言:

唯有音乐,最易辜负

这个系列的其它篇,都在我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