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八五年出生,那时候电视上的好多连续剧主题曲都会唱。最早印象是在一年级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唱《滚滚长江东逝水》,那标志着我学习生涯的开始。
初中时,流行过元旦。那时在元旦晚会上唱过一首《春光灿烂猪八戒》,没觉得什么,倒是校长来了,主持的同学让再上去唱一遍,我才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唱的还挺好?
高中时,磁带小播放器盛行。那时候也没怎么参加文艺表演,倒是在学校管乐队练习了两年长号。音乐的种子,在那时一直处在萌芽阶段。那时还混了个班长当了两年半,最后毕业那年元旦,唱的是《一剪梅》,给同学们的印象倒是很深。
大学时,又有参加乐队的机会,我又选择了长号。练习时间明显没有高中时用心。不过那时复读机磁带的时代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电脑,MP3。布兰妮,王蓉,梁静茹,何洁,是我磁带时期最后的疯狂。在电脑的世界里,我听的最多的是韩国、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歌曲,其实是舞曲,看美女居多。
大四临近毕业,同学们还在一起吃了个散伙儿饭。那次会喝的不会喝的,都喝了点。我自告奋勇拿着话筒唱了《历史的天空》,给自己的学习生涯画上了句号。
毕业后,整个山西省转了两年,到结婚的年龄了,于是回到了家乡运城市买房结婚参加工作,单身生活的结束,也是自由生活的终结。从此,再不能躲在出租屋内看电脑,再不能坐着长途车东奔西跑,这样也好。
我没怎么看过企业晚会,就是年,《小苹果》盛行,我组织同事们上台跳了舞蹈,从此,文艺表演之门打开,一发不可收拾。年迎新晚会,我报了相声《我为歌狂》,跳了舞蹈《燃烧吧蔬菜》,还参演了小品《父亲母亲》,在我们厂名声大噪。从此,每年晚会必定有我。
那说到最后,我为什么喜欢参加文艺晚会?
因为在公园里,广场上,看见大爷大妈们自娱自乐,我也很向往那样的生活。但如果把广场舞搬到晚会上,也太过于平淡。所以晚会的舞蹈,是偏重于年轻人的,是偏重于民族艺术的。是在广场公园里看不到的俊男美女,主要是美女。
其次,我比较内向,但我骨子里还是比较有仪式感的。年我奶奶去世。她照顾了我们这个家一辈子,我就想用一个节目去致敬一下她,于是就有了舞蹈《九儿》。
最重要的一点,我比较热心。在工作中,我不太计较个人得失,帮助别人能使我快乐,而不仅仅是工作轻松。所以,能用一种有趣的方式,去逗笑所有人,这种事情我愿意去干,而且乐此不疲。
现在,每年参加晚会已经成为了我的一个习惯,领导同事们也都习以为常,直接分配给我表演任务。我还真想上,因为每年的表演,都能见到一些老朋友,喜欢表演的老朋友,郎才女貌者居多。
如果没有我报节目,我们部门就节目很少甚至是没有,这也很正常。但我喜欢报。你不报,就什么也没有,你报了,练习了,付出了,调整了,通过了,才会有精彩的节目呈现给大家。这种从无到有的过程,非常的神奇,这也应该是每一个参加文艺表演的爱好者们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