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娄睿墓壁画看北齐绘画的特色
选自《文艺研究》年08期,马 婕
北齐娄睿墓壁画位于山西太原市王郭村,共七十一幅,无榜题,总面积约二百余平方米(参见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北齐东安王娄睿墓》)。内容主要表现墓主生前奢华的生活场景和其死后升仙的虚幻妙境。吴作人认为此壁画:“使千百年来徒凭籍志、臆见梗概的北齐绘画,陡见天日,使中国绘画史,犹长河万里,源流更汇支流,空缺得以证实。”(同上)娄睿墓壁画堪称南北朝壁画的杰作。本文从对娄睿墓壁画艺术特色的分析中,探究北齐绘画独特的审美心理,从而把握北齐文化的精髓。
一、虚实相生,疏密合度
总体来看,娄睿墓壁画宛如将人间生活、古代神话传说与儒、道、释教义合为一体的巨型连环画册,其虽然是单幅构图又前后呼应;虽是宗教神话题材,但画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壁画以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表现出生动的生活场景和古代神话故事情节。壁画的第一部分,是以写实的创作方法,描绘墓主人生前生活的显赫场面,这样的画面有“鞍马游骑”、“军乐仪仗”、“门卫仪仗”、“禄爵显赫”等。画中有歌舞乐伎,表现了室内的富丽豪华;有列旗羽葆、鞍马扈从,显示其出行的威严景象。壁画的第二部分,是以虚构的手法,表现祥瑞和天象,描绘了墓主人死后灵魂升天的境界。其中有獬豸、有道教特色的龙虎、有佛教的西方净土、有持铁锤的雷公以及青龙白虎、十二生辰和天象图等。
壁画在构图上合理地安排主次关系,以疏密相间的方式构图,各部位疏密有致、主次安排启承分明、有始有终,大章法中的筋骨与血肉浑然一体。如“鞍马游骑”中八人三马,正中长者,长面短鬚,双手持缰沉思,任马缓行;左侧备骑随后,右后侧从者六人持旗步行随后;右前侧从骑骑赤马双耳前竖,两目凝视;最后二人也回首张望。这场景体现了作者在绘画的具体表现中不落窠臼,在章法上先主后宾、因势而为,针对不同的主题而构思内容的创作风格。七十一幅画各有范围、各具格局又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作者在经营位置中先主而后宾,在互相连接之中有疏有密、有繁有简,使整个画面在疏密、有无之避让中节奏鲜明、在均衡统一中又富有变化。
二、继承传统,注重传神
娄睿墓壁画继承顾恺之“以形写神”的艺术传统,沿袭汉魏壁画单纯、粗犷的风格,线条洗练遒劲,注重表现仪卫人物的神采和动态美。
顾恺之说的“以形写神”,即以形似为先,进一步再求神气。娄睿墓壁画对每个人物的描绘都达到了形似与神似的较好结合,充分体现了形神兼备、以形传神和以神彰形的绘画旨意。这种形式在该壁画中的广泛而熟练的运用,说明北朝的绘画普遍接受了顾恺之的“传神论”和谢赫的“六法论”。
该壁画表现人物面相略长、圆额丰颐,面目开朗俊秀、顾盼传神;多着胡服,翻领窄袖,描绘写实,繁简得当。
该壁画善于描绘动态的场景,运用各种不同的笔法在构图中安排形象姿态,达到动静对比,从动静对比中表达意境。在“胡角横吹”中,前四人两两相对吹长号,四马静立其后。前右侧白底黑斑五花马三蹄站立,左前蹄抬起,作刨地状,马头微屈向下,两耳前倾,凝目垂视,奏鸣号角之人与静立之马、站立之马蹄与刨土踏节之马蹄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给人以动中宜静、静中寓动之感。
该壁画遵循我国民间艺术所宗尚的建筑壁画以工笔重彩为主的画法,单线勾勒、重彩填色。用色多为红、黄、石青、石绿、褐色等,晕染法的运用也相当出色。画面线条疏朗,色彩鲜艳夺目,富丽堂皇,显示出帝王之家的绘画风范。壁画融合了外来艺术成分,以透视的基本原理,用凹凸明暗的画法表现出远近景深,这样的绘画手法的运用,丰富了民族传统绘画的表现技法,使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手段更为丰富。
该壁画画面如同音乐一样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和从娄睿墓壁画看北齐绘画的特色韵律感。观娄睿墓壁画,首先打动你并使你神移目摇的,并不是那些“鞍马游骑”、“军乐仪仗”、“门卫仪仗”、“禄爵显赫”等景象,而是那些优美动人、简练单纯的形象符号,这些符号像音符一样构成强烈的节奏感和鲜明的韵律感,使人仿佛感觉得到那人物鞍马的起伏摇曳。
三、从娄睿墓壁画看北齐绘画
娄睿墓壁画技艺精湛,内容涉猎甚广,是衡量北齐绘画发展的水平、研究北齐音乐、服饰、礼仪制度等的重要资料。
从娄睿墓壁画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勾勒简洁而流畅的线条所刻画的当时人物、马匹的生动形貌。
该壁画用线紧匝有力,简洁生动。
从五十多年以来出土的北齐墓葬壁画(包括高润、徐显秀、厍狄回洛、范粹等二十多座墓葬)可以大致看出北齐绘画的风格,其中以娄睿墓壁画最具代表性,堪称北齐绘画的代表作,显示了“多不可减,少不可逾”、“简易标美”。
娄睿墓壁画构图章法中的形象安排,随着笔势而运动、呼应,有机地构成了一组注重传神、富含气韵的大型乐章。为北齐时期的画家、作品的研究,提供了更为翔实的实物佐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