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长号 >> 长号图片 >> 正文 >> 正文

他考上华师,病中的妈妈亲手写信,感谢这句

来源:长号 时间:2022/11/18

7月21日上午,16岁的唐子涵用自己暑期当羽毛球助教赚的钱买了一束鲜花,带上病中的妈妈亲手写的一封感谢信,还有刚刚收到的华中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的录取通知书,来到自己的母校——武汉市第十七中学,找原高三(1)班班主任秦莉报喜,同时代表全家人向一直以来默默关爱他、鼓励他的师长们表达衷心的感谢。

病中的唐妈妈亲手写下的一封感谢信。记者向洁摄

“昨天收到录取通知书,妈妈喜极而泣,非要写封感谢信让我送到学校来!”唐子涵将鲜花塞到班主任秦莉怀中,腼腆地摸了摸自己的头发。随后,他又将一封用粉色卡纸写的感谢信规规矩矩地递到秦莉手中,在抬头的一瞬,这个身高1.79米的大男孩眼眶已微微泛红。

艺考刚过,妈妈却病倒了

唐子涵用当羽毛球助教赚的钱为班主任秦莉买了一束花。记者向洁摄

今年年初,苦习长号的唐子涵和父母还沉浸在联考获得分的欣喜之中,一场例行体检为喜悦画上了休止符。唐妈妈确诊乳腺癌中晚期,必须接受手术、化疗等一系列治疗。突如其来的疾病令一家人猝不及防,唐妈妈寝食难安,一周瘦了五六斤,“距离高考不足5个月,儿子的文化成绩还只有多分,本想陪他踢好临门一脚,我却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了……”

“孩子这几天怎么情绪不对啊,心事重重的……”当接到班主任秦莉老师的电话时,唐妈妈泣不成声,将自己的病情坦白告知。

“不能因为我的病,影响他备考。”唐妈妈坦言,儿子从小体弱多病,为了助其增强体质,一直在学习打羽毛球。一次偶然的机会,儿子被武汉歌舞剧院王浩老师的演奏打动了,对长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考入十七中后,儿子下定决心转体为艺,“零基础”的他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努力。

吹长号,动静大。为了不扰民,每天放学后,唐爸爸就带着乐器,把儿子载至家附近的园博园停车场,在车棚下进行练习。“天气热时,他吹得汗直滴;起风下大雨时,裤子半截都是湿的。没办法,他想学想练,我们都陪着他。”唐妈妈心疼地说,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儿子学得很苦,每天放学后至少练1.5小时。日复一日的练习,号嘴经常把他的口腔磨得溃疡,饭菜都难以下咽,但一到了练长号的时间,他用盐水漱个口又接着吹。

“你安心养病,孩子交给我们……”电话那头传来秦莉老师果断的声音,电话这头唐妈妈早已热泪满眶。

备考路上,她又当老师又当“妈”

在唐爸(左一)的陪同下,唐子涵将“爱生如子德才兼顾”的锦旗送给学校。记者向洁摄

从汉阳王家湾到硚口十七中,55岁的秦莉每天早上6:20出门,一路打的,争取6:40到校,确保7:00进班。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擂”着唐子涵背书,政治、历史、英语、语文一科一科地“过关”。

“不能让他妈妈再操心了,哪怕小唐觉得我不留情面。”秦莉说,小唐性格温和,待人友善,是个重感情的孩子。虽然好学,但对于一些需要花功夫勤读勤背的科目,自觉性稍稍欠缺。于是,她要求小唐每天上学第一件事就是找她“过关”,不完成任务就站着背,直到把“硬骨头”啃完为止。

今年网课期间,考虑到唐妈妈正在住院,医院、家里两头跑,小唐独自在家上网课效率不高,秦莉又向学校提出申请,破例让小唐到教室上课,为其父母减少后顾之忧。返校复课后,高考进入冲刺阶段,唐妈妈的治疗也到了关键时期,秦莉担心小唐周末无人督促,又主动提出让小唐和班里几位有困难的学生一起到自己家里当“学伴”,她不仅提供免费帮扶,还为学生们准备丰富的饭菜。

“秦老师做的青椒肉丝很好吃,每次我都要搞一大碗饭。”唐子涵说,他比较清瘦,表面看起来有点弱不经风,秦老师总喊他“豆芽菜”。唐妈妈住院期间,秦老师生怕他胃口不好,营养不良,平时总是盯着他吃饭。周末去秦老师家,秦老师更是换着花样做好吃的。记得高考的第二天,想到次日要考政治,他心里不是很踏实,就跑到秦老师家里,当着秦老师的面把重要的知识点又过了一遍,第二天才安心地走上考场。

心怀感恩,他立志当一名优秀教师

今年高考,唐子涵发挥良好,历史方向文化总成绩达到分,综合成绩达到分。在填报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师范院校。唐子涵说,他从小就想当一名老师。在妈妈生病期间,如果不是身边众多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他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这更坚定了他当老师的想法。

对于儿子的这一选择,唐爸唐妈都十分支持。“‘孩子交给我们’这句话言犹在耳,我相信这不仅仅是责任担当,更是一种爱心如子的情怀。”唐妈妈说,住院期间,每个周日,她都会接到秦老师的电话,告诉她孩子一周的进步……每次挂断电话前,总是最令她心安的那句“孩子交给我们”。而今,儿子已被华中师范大学录取,相信他会心怀感恩,珍惜时光,为成为像他的老师一样优秀的教师而不懈努力。

采访的过程中,秦莉老师电话不时响起,大部分都是学生发来的录取喜讯。秦老师说,这一届班里有45名学生,有36名学生已被一本院校录取,其中有好几名学生都立志将来当老师。学生成长为同行,这或许是身为教师最美好的传承。

(长江日报记者向洁通讯员王雯婷实习生胡明子)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