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辰
(心学教授师培训课学员)
编辑:朱浩审核:王学安、邵明
导读
生与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心灵奇旅》是继《寻梦环游记》之后,又一部以死亡为主题、且耐人咀嚼的动画电影。这部电影让人感受到,中西方文化都在以各自的方式与角度逼近死亡的真相,探索生命的意义。这部电影以动画的方式展现了生命里深奥难解的问题,例如:什么是灵魂?什么是灵感?什么是冥想?什么是轮回?什么是执念?等等,不禁令人对自己固有的认知、人生的信念产生深刻的反思。
电影的主角乔伊·高纳和我们每一个「打工人」一样,日复一日过着上班下班的日子,却不甘于如此的平凡,不满足安稳的现状,憧憬着成为音乐家的梦想。正如那封走红网络的,只有10个字的辞职信——「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赢得了多少人的共鸣,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是的!没有人愿意一生都甘于平凡。即便声称「平平淡淡才是真」的人,他所追求的并不是平平淡淡,而是在平平淡淡里提炼的那份永恒的「真」。人不同于动物,人会追求永恒与崇高,追求生命的意义,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死而不亡者寿」(《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译文:肉身死亡而精神却不灭才是人真正的生命价值)。在影片中,对于乔伊来说,与音乐家「多萝西那·威廉姆斯」同台演出,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人生至高理想,用乔伊的话来说:「我就是死也值了!」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说,常常认为理想重于生命,但是,乔伊的理想究竟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镁光灯下的万众瞩目?意味着亲友邻里的期待?意味着曾经瞧不起自己的人对自己刮目相看?如此看来,不论什么理想,竟然只是取悦他人。当我们追求着自己的理想,渴望着别人的认同,宁肯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我们是否取悦过自己的内心。
图丨来源于网络
当乔伊·高纳如愿以偿与纽约街顶级的爵士乐队同台演出,与自己的偶像多萝西那演出结束一起走出演艺厅,观众散去、亲友离场,乔伊漠然问多萝西那:「那~接下来呢?」多萝西那回答:「接下来还有场巡回演出。」乔伊突然有些失落,喃喃的说:「我等这一天等了这么久,但是,好像它并没有什么不同。」的确,我们成长的路上有多少理想不都是如此?如愿考上重点高中、如愿考上「;」、或者如愿成为公务员、嫁了金龟婿……等到理想如愿实现,兴高采烈过后,赫然发现有一种索然无味的惆怅,生命突然失去了目标、没有了方向,一种陌生的空虚袭上心头。少年的乔伊依稀记得第一次接触爵士乐的时候,自己的心灵被音乐震撼,悦动的音符让自己从沉闷的俗世里解放出来。在音乐里,灵魂自由而奔放,像风一样,随着旋律越过高山与河流,穿过树梢与云端,迎着繁星,面向浩瀚的宇宙,超越有形的世界,朝向不再有现象的空灵。但是,当这一切转成现实的目标,心灵里无限的自由、无垠的浩瀚,都被尘世熏染而平淡无奇。纪伯伦(GibranKahlilGibran,—)说:「我们走的太远,以至于忘记为什么而出发。」(GibranKahlilGibran,《先知》)
乔伊在回家的地铁上,看着熟悉的车厢、麻木的人群,发现自己并没有因为实现了理想而变得与众不同。完成了目标,实现了理想,人生竟然又会被无意义与空虚填满,接着就需要寻觅新目标、树立新理想?如此往复何时会是终点?如同乔伊接下来的场巡回表演,每一场都在重复着上一次的过程,这样重复的意义在哪里?再听一次掌声?再领一次酬金?再看一次人潮?乔伊没有答案。我们回看自己的人生,我们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多买一套房子?多升一级职位?多旅游一个城市?我们从来不会想到,死亡可能就在某个下水井盖前突然发生,却把活着每一个当下投入到对未来无边无际的计划中。于是,我们突然可以理解影片中那个股票交易员,在浑浑噩噩中猛然醒悟,推翻了行尸走肉般的生活,不再愿意如程序般活着,他的醒悟如同疯狂,他的正常如同失常。乔伊回到了原来的生活秩序里,发现自己并没有因为实现理想而变得快乐,他看着22号收藏的物件,那些在他看来再普通不过的东西,吃剩的披萨饼、一支棒棒糖、半块面包、线头、一张卡片、一颗种子。乔伊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着生活里不经意的瞬间,披萨的美味……理发师的笑容……妈妈的慈爱……透过树叶的阳光……翩翩起舞的种子……乔伊静默里按下了熟悉的琴键,没有乐谱,他用片片断断的记忆勾勒出广袤丰蕴的生命乐章。
图丨来源于网络
乔伊终于明白了多萝西那讲的故事:「我听过关于一条鱼的故事,他游到一条老鱼旁边说:『我想找到他们说的海洋。』老鱼说:『海洋!?你现在就在海洋里啊!』小鱼说:『这儿?这儿是水啊!我想要的是海洋。』」水是我们眼前的物质世界,而海洋则是我们赋予物质世界的意义,真正的梦想从来不在现实里,而来自我们的内心。「曾经沧海难为水」,领略过灵魂自由的乔伊,再也无法被现实囚困。
万能的杰瑞
图丨来源于网络
「杰瑞」在电影里是一个拥有不同分身的主体,杰瑞介绍自己说:「我与宇宙所有的量子场同在,以弱小的人脑可以理解的形式出现。你可以叫我杰瑞。」也就是说,杰瑞的存在超过了人类可以理解的范畴,杰瑞为了和人类能够沟通因此以人类可以理解的形式出现。杰瑞无所不能、深邃无穷、为万物制定法则,杰瑞是人类只能努力认识却永不能完全认识的对象。我们有理由相信,杰瑞就是西方人心中的万物之源——上帝。杰瑞的自我介绍也让人想起庄子(B.C-B.C)的一句话:「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是知之盛也。」(《庄子·大宗师》)意思是说,人类因为有五官感知建立了与世界的连接,认知了世界,并将生活经验累积整理出人类自己的知识系统,但是,以人类有限的知识去认识无限的时空,人类的知识已经跨越了它所能认知的界限,这是人类的自大。人类很少去思考,知识给于自己自信的同时,也给于了自己束缚,被知识束缚的心灵是没有智慧的,因此苏格拉底(Socrates,B.C-B.C)说:「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一无所知。」(《柏拉图全集》)当人愿意放下知识的傲慢,放下知识的成见,心灵才能获得解放,才能展开无限的可能,也才能了解知识的价值与局限。
图丨来源于网络
在影片中,杰瑞是创生宇宙万物的源头,在不同的文化脉络里,创生宇宙万物的源头有不同的称谓,例如:上帝、道、佛、天理、梵,包括影片中的杰瑞。杰瑞说自己「与宇宙所有的量子场同在」,这是人类无法理解的实体,正如《道德经》中所言:「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第一章)如果道可以用语言表达清楚,就不再是恒常亘古的道。但杰瑞为了能和人类沟通,只能以人的形象、声音与表情存在。这不禁让人想到历史上的大觉知者,老子、孔子、耶稣、佛陀、默罕默德,不论他们以怎样的形象寓存于世,都不能改变他们传递大道声音的属性,这些先圣先贤,架构着人与天沟通的桥梁。
22号的火花
图丨来源于网络
在影片中,灵魂只有与人类生活产生「火花」才能获得「地球通行证」。简单的理解,火花似乎就是能够让自己内心愉悦的兴趣。但是,22号对于地球上的事情毫无兴趣,前往地球降生的灵魂已经排到了0亿,22号却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火花。不论是心灵导师还是杰瑞对22号毫无办法,因为作为灵魂存在的22号没有身体、没有味觉、嗅觉与触觉,因此也就没有欲望,所以无法通过奖励或惩戒来强迫他服从。在地球上则不同,因为我们有身体,很容易就会受到奖励与惩罚,因此被迫服从与规训,而这种服从与规训的体制被称作「教育」。如同跟随乔伊学长号的小女孩康妮说:「所有的学校都是在浪费时间。」引发了22号的共鸣:「体制教育就一根搅屎棍,这种课程令人窒息。」康妮非常喜欢长号,却因为不喜欢按部就班的学习方式因此放弃了长号。事实上,没有孩子不喜欢学习,但是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受到限制与控制后,孩子会因为不喜欢束缚而不喜欢学习,这种迷障正是制造孩子面对学习,内心产生混乱的症结。当康妮决定放弃长号,而22号赞同康妮放弃长号,康妮却重新选择了长号,这个过程中,选择短号还是长号已经不再是重点,重点是康妮拥有了自己生命的主动权,这正是我们需要面对教育体制进行反思的关键。
少年乔伊也曾经是另一个「22号」,背负着学习的压力,讨厌学校里沉闷的空气。但是,当乔伊遇到了爵士乐,乔伊的心灵跟随着音乐,在旋律里跳跃与飞翔,心灵获得解放。乔伊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或者说自己的「火花」。原来,人类的兴趣只是心灵愉悦、心灵自由的媒介,有的人通过音乐放飞心情;有的人通过运动心潮澎湃;有的人通过网游雄心壮志,这才发现,我们扬帆起航的起点在我们的心海里。但22号觉得自己本来就是自由的,不需要凭借任何兴趣,不愿意自己受限于任何「火花」,不愿意被任何思想束缚,因此不论是特蕾莎修女(MotherTeresaofCalcutta,-)、哥白尼(波兰语:MikoajKopernik,-)、拳王阿里(MuhammadAli,-)、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Antoinette,-)还是荣格(CarlGustavJung,-)、林肯(AbrahamLincoln,-),都不能说服22号,这令人想起《论语》中的一句话「君子不器」(《论语·为政》)。但在地球上,似乎作为人就必须有兴趣、必须有一技之长,否则就会被视作「消极」与「一事无成」,甚至被边缘化。心地纯净的22号是如此的热爱生活,爱披萨的美味、爱流浪歌手的音乐、爱理发师、爱乔伊的妈妈、爱他遇见的每一个人……只是他没有办法满足社会的期待,他人的要求,因此他被批评「什么都做不好」、「不够积极」、「白痴」、「你总是把事情搞砸!」
图丨来源于网络
22号在努力辩解中愤怒,沮丧,逃避与退缩,不再愿意见到任何人,性格脾气乖戾起伏,面目越来越狰狞……这不正是老师家长常说的「叛逆」?如此看来,22号的迷失并不是22号的错,而是人类社会的错。那些伟大的使命、高尚的梦想是人类虚拟出的成就,22号只愿意活在真实里,看着路边父女的欢笑……街头男女温暖的恋情……旋转飘落的种子……透过树叶的阳光……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那么的美好。与其说22号在每一个当下发现着世界的美,不如说22号的内心有一只发现美的眼睛——这就是人人心中都有的良知。如王阳明(-)在《传习录》里所说:「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传习录·下·黄省曾录》)正是22号保任着内心的良知,因此愿意把「地球通行证」转让给乔伊;愿意陪伴学习长号的小女孩康妮;愿意施舍珍藏的面包给流浪歌手,良知——这人心中的「一点灵明」,才是生命里真正的火花。当乔伊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却并没有因此高兴起来,他无法面对转让给自己地球通行证的22号,也无法面对自己的良知。因此乔伊毅然决定返回到心灵学院,将地球通行证交还给22号,这种杀身成仁的行动感动着天地,也感动着杰瑞,并赢得了杰瑞给于乔伊的再一次重生。
在乔伊飞向地球前,杰瑞问:「你将如何度过你的一生?」乔伊并没有回答要与顶级爵士乐队同台演出,或成为音乐家,而是回答:「我不确定!但我知道,我将珍惜每一分钟去活着。」当我们放下执着与傲慢,带着对生命的热爱与觉察,在每一个当下发现外在的美好与内在的良知,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将再一次重生!
图丨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张辰
晋城知行书院山长,海峡两岸心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晋城心理学会理事,晋城心理咨询专业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心学特约专栏作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常年致力于心学的修习与心学教育,举办传统文化与心理学讲座数百场。
欢迎在文末留言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