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世界的对视,你与我的雾。别多想,我们其实共生。”
世界之大,芸芸众生,每个人都经历过生活的迷茫,也都抱怨过岁月的怠慢,但却总有一些人深情地行走在天地间。
何为深情?我认为是在这悲凉的尘世翻滚,且在翻滚中不失原形,坚守真我。
曹可凡的随笔《我认识一些深情的人》便叙述了这样一些人,他们中有痴迷美食的李宗盛、有热爱电影哲学的陈凯歌,有视角色为命的张国荣......
曹可凡说:“因为工作缘故,我见识过不少大家的怀瑾握瑜、明德惟馨,感受到他们的深情敦厚,赤子之心。聆听教诲,仿佛涉入一条条悠远深长的人生长河,抵达理想纯净的彼岸。”
全书共有51篇随笔,每一篇都是一段故事,每段故事都流露着主人公的深情。
看完全书,当我跳出这些大师群像而回看时,竟发现曹可凡隐藏在故事背后的深意:真我与世界共生的路径如何选择?本文将从这些随笔中剥离出三种路径。
1.路径之一:以真我的坚守对抗世界的凉薄
人与世界就像是光和影的关系,相互依存,但也难免遇上阴天,没有光的照耀,影子自然憋屈,于是顿觉世界凉薄,此时,对抗便成了人的第一反应。
日本思想家池田大作说过:“任何生命都是把保护自己当作到至高无上的目的,这是生命世界里的原则。”
这一生物的本能让人们将自我抽离,开始与世界对视,以此来呼唤生命中的阳光。
书中最打动我的莫过于《愚园路上的“外国阿婆”》一章。所谓外国阿婆是爱国民主人士杜重远之妻。
杜先生曾为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落幕殚精竭虑,后来被新疆军阀盛世才杀害。据说先生在狱中受过26种酷刑,长号大骂16天最后才被动刑,他的躯体被沸油浇过,惨不忍睹。
丈夫去世后,外国阿婆悲痛欲绝,“却以一个伟大女性的坚忍与勇敢奔往监狱,领取丈夫遗物,并且没有流下一滴眼泪。”
她一辈子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困难再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失去了勇气!”
我想再凉薄的世界也不过如此:正义被遏,丈夫被害。可外国阿婆却以强大的姿态与那荒诞的世界对视,不卑不亢,既护全了膝下一对女儿的安危,又保全了自己的节气,更守护了丈夫的大义。
由此看,不论世界如何待我们,只要我们坚守真我,便是守住了对抗的资本,长此以往,再凉薄的世界也终会艳阳高照。到了那时,光与影便又可共生共存了!
2.路径之二:以真好的坚守解释世界的现实
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始终来自于自身对自己和对世界的看法。对世界的解释,是个人世界观的主要构成部分。
塞内加说过:“如何解释现实世界的意义,要看我们内在的诠释风格和方式。”
学会解释现实世界,是真我与世界共生的又一路径。
一代流行音乐大师李宗盛就有这种智慧。他自从和林忆莲喜结连理后,便居住在上海,在那个爱的小窝里,他开始痴迷于烹饪。
“婚后,他觉得世上最快乐的事便是给心上人做顿美食,而每日给女儿做便当便更成为其人生主调。”
这个小小的心愿却随着两人婚变而打破,但李宗盛却没放下这个爱好,在创作之余坚持对美食的研究。曹可凡在书中记述了他邀请好友们来家中聚会的场景,李宗盛给大家做了一道香草鸡翅,香气逼人。
酒过三巡后,他拿起木吉他唱:“关于爱情的路啊,我们都曾经走过/关于爱情的歌啊,我们已听得太多/关于我们的事啊,他们统统都猜错/关于心中的话,心中的话,只对你,一个人说.....”
有人说,失婚的男人比女人更孤独,可宗盛大哥却以歌曲和烹饪作为解释这一切的手段,让他在经受了感情的千锤百炼后,仍然拥有一副金刚不坏之身,浅吟低唱着:“岁月你别催,走远的我不追,我不过是想道尽原委......”
人生际遇风云变幻,有的可以改变,但有的却只能望洋兴叹。
像李宗盛一样找到一种解释的方法,学会以此丈量世界的现实,终究会让自己与世界和解,从而共生。
3.路径之三:以真我的坚守俯瞰世界的运转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身处矛盾纠结,其实是因为我们陷得太深。
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适当地跳出这些漩涡,以上帝视角审视世界,你会发现世界的运转其实有其合理性。
曹可凡就用了“俯瞰人世的旁观者”来形容大导演侯孝贤。
侯孝贤年少轻狂,曾嗜赌如命,但幸好悬崖勒马,他将曹操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改为“宁可天下人负我,我不可负天下人”,并以此为座右铭。
开始导演作品后,他擅用长镜头,以上帝的视角来呈现故事,平静、悠长、但又娓娓道来。
如今已是大师的他依然喜欢坐着公交车,静坐在咖啡馆,观察芸芸众生的种种细节,捕捉生活的点点滴滴。
他说:“我发现自己经历太多事,希望不要因此就变得虚无,没有着力点了......”
这是对自我的一种清醒认知,这种清醒的保持鞭策着他不可以掉入生活的漩涡,要与世界保持足够的距离,这个距离不仅是平视的距离,更是俯瞰的距离。
我们都有登顶高楼的体验,那一刻,所有的高楼大厦都在自己脚下,所有的街道走向一目了然,所有的城市脉络尽收眼底。
俯瞰世界也是这个道理,通过俯瞰,我们了解了世界的运转模式,也便掌握了世界的肌理精髓。
“出世”后再“入世”,真我与世界的共生将更加契合。
4.为什么说三种路径的共生是“深情”?
(1)三种路径代表的共生视角和递进逻辑
抵抗、解释与俯瞰这三种路径其实都有其代表性的意义。其中,对抗和解释都属于自我与世界平视的视角,而俯瞰则是自我脱离于世界的俯视视角。平视是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互动,俯视则是对整个世界的把握和思考。
此外,这三种路径还存在一个递进逻辑,对抗路径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解释路径是与世界的一种和解,这两种都属于与世界的“热处理”,而俯瞰则是更高阶的“冷思考”。
但不论哪种路径,都可以给真我与世界的共生找到一条契合的路,这便是这本书给我们的人生启示。
(2)真我与世界共生是最大的深情
稻盛和夫在《利他的经营哲学》中说:“真我,与森罗万象、宇宙是同一个东西。”
这句话说的恰恰也是真我与世界的共生关系,要达成这种关系,就要学会兼顾以下两点。
其一,自我与他人。
心理学上讲,真我是爱、真诚与和谐的表现。爱这个词与佛教中的布施相同,就是利他。
稻盛和夫说:“利于他人,从他人的快乐中感受到自己的快乐,而他人的悲伤让自己感到悲伤。换句话说,为他人尽力就是真我的本质,这就是爱。”
他人其实也是我们自己之外的世界,是我们喜怒哀嗔的来源,只有处理好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们才能耳根清净,双目清明!
其二,主我与他我。
“我”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概念,米德认为:自我可以分为作为意愿与行为主体的“主我”和作为他人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的“客我”。
用通俗的话讲,“主我”就是真实的那个自己,客我是指自己评价中或者别人评价中的那个自己。
与自我和他人的关系相比较,主我和他我的平衡更难,因为它需要我们将外界的评价抛之脑后,专注于内心的建设。
就像外国阿婆面对逆境咬牙坚持,就像李宗盛面对感情舆论时选择用歌词解释过往,就像侯孝贤面对成名选择用俯瞰观摩人间,这都是处理主我与他我关系的范本。
而一旦以上两个关系处理好,你便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个在尘世中有所寄托,在生活中有所希冀,在人生中有所戒律的人。
这样的人,即使居于陋室粗茶淡饭,也依然深情款款,为人所爱!
我是纽扣AB面,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