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号齐鸣”东西方音乐交融碰撞(摄影阴袁扬洋)
人民网悉尼9月23日电(盛楚宜阴袁扬洋)9月23日,悉尼大学孔子学院“凤凰展翅,笙号齐鸣”主题音乐会在该校音乐学院音乐厅举行。音乐会邀请了来自中国和澳大利亚的演奏家张梦和詹姆士·莫里森为余位观众带来了一场“当爵士乐遇上民乐”东西方音乐交融碰撞的听觉盛宴。
音乐会由张梦演奏的巴赫《G小调奏鸣曲》开场,管风琴的舒缓配合着笙的流畅引人入胜,为听众拉开了中西合璧、音乐交融的序幕。紧接着一曲铿锵的《秦王破阵乐》曲风一转,大气磅礴,鼓点紧密,听众仿佛骤然回到了唐朝盛世。笙乐《小河淌水》将遥远绵长的故事娓娓道来;埙曲《楚歌》如泣如诉,诠释了楚汉之争的怆然悲歌;源于昆曲的《姑苏行》将人们带入“东方威尼斯”的水榭楼台、小桥流水中。
随着莫里森的登场,一曲爵士乐《闷热的夜》也划破长空,从轻柔到热烈,号声回响,琴弦拨动,演奏家们的脚步也随之扭转舞动。旋律简单的《筷子》通过架子鼓等一系列乐器的配合呈现出丰富的层次。一曲《寂静的夜》又使气氛回归到夜幕的浪漫与神秘,在波澜的思绪中引出无限的冥思遐想。
随着张梦和莫里森一同登上舞台,二人共同吹奏笙,为听众展示了“音乐无国界”的完美融合,将音乐会引向高潮。《凤凰展翅》给人以飞翔的律动,《韶乐》给人以行进的张力。长号与笙配合的《四海一家》让人感受到东西方音乐的异曲同工、水乳交融之妙。爵士版的《晋调》糅合地毫无痕迹,浑然天成。
压轴曲目《在小径上》加入布鲁斯音阶、骤停打击乐的元素,笙的饱满多彩与小号浑厚的中音区相辅相成,爵士风格与民乐融为一体。
莫里森表示,爵士乐不是特指某个乐曲,而是指乐手如何处理乐曲。两位音乐家将爵士乐复杂的切分节奏与民乐柔和的旋律结合,体现了中澳两种文化和音乐世界和谐共存的主题。
悉尼大学孔子学院院长金杏表示,如中澳两位音乐家天衣无缝的演奏一样,悉尼大学孔院一直秉持文化互通与交流的原则,致力于中澳两国的民间文化推广,无论是语言学习,还是文化体验,悉尼大学孔院始终秉持多元化的文化理念。
悉尼大学校长施迈克在致辞时表示,希望悉尼大学孔子学院越办越好,成为一座中澳文化教育交流的桥梁。他还表示,悉尼大学非常重视与中国的合作交流关系,将一如既往地推动中澳教育事业的发展。
当天,中国驻悉尼总领馆教育参赞牛文起、经济商务参赞王洪波、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等嘉宾也出席了音乐会。
据悉,悉尼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于年,是悉尼大学、孔子学院总部以及复旦大学携手打造的中国文化语言教学机构。经过十年的砥砺前行,悉尼孔子学院在语言教学、文化推广、中澳交流、服务社区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笙和管风琴演奏巴赫的《G小调奏鸣曲》
背对观众演奏的管风琴手(摄影阴袁扬洋)
笙和鼓演奏《秦王破阵乐》(摄影阴袁扬洋)
张梦演奏传统乐器埙(摄影阴袁扬洋)
笙和钢琴演奏《姑苏行》(摄影阴袁扬洋)
爵士乐《闷热的夜》(摄影阴袁扬洋)
乐队沉浸在音乐中(摄影阴袁扬洋)
莫里森用两只手指弹奏另类爵士风(摄影阴袁扬洋)
张梦(左)莫里森(中)一同演奏传统乐器笙(摄影阴袁扬洋)
悉尼大学校长施迈克在音乐会前致辞(摄影阴袁扬洋)
音乐家向观众致谢(摄影阴袁扬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