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长号 >> 长号优势 >> 正文 >> 正文

诗路花语家山那盏灯刘郎

来源:长号 时间:2023/1/19

家山那盏灯

——谈谈无门客的诗《偶感》

文|刘郎

最近有两句诗在网上火了,那就是“他乡纵有当头月,怎比家山一盏灯”,无论是抖音还是快手,都在借这两句诗来抒发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其实,很少有人知道,这首诗的作者、创作时间以及创作背景。这么说,大伙会猜:难道你知道?莫非跟你有点关系?我还真知道这首诗的出处,但跟我一点关系也没有。之所以要写这么几句,绝对不是为了蹭热度,而是想让大伙更多地了解一下这两句诗的作者和这两句诗所要表达的真正意思。

这首诗的作者为张伟新,辽宁铁岭调兵山人,矿工世家,一脚踢不倒的学历。尽管本人给他过过几次生日,但具体出生日期还是记不住。无所谓了,他又不挑。因为家境不好,从小经历了不少的苦难,常爱思考人生,所以有时修佛,法号无门,写诗时也称无门客。后又从本人手中把“香山小尼”这个称号给抢走了。其实那小尼本是我老人家创造出来的一个人物形象:就读于杭州佛教僧伽进修班,即后来的杭州佛学院。小尼俗家哪里、姓甚名谁以及为何要考入佛学院,这些我还没来得及设计,反正小尼长得很漂亮,年仅20岁便落发为尼,毕业后分配到北京香山净莲寺当住持。女住持平日除了理佛外便喜欢写几首诗词。至于诗词的水平么,说句实话,要比本人的水平略高一些,主要是小尼有生活呀!日日青灯古佛,漫漫长夜,况且正值青春,难免要心猿意马,有些意绪又不足与外人道,没办法,只能诉诸诗词。那诗写得,虽缠绵悱恻,但又绝对超俗。一时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有人批评小尼不肯一心修佛,败坏佛家名声。也有人为小尼挣口袋:出家人怎么了?怀春也很正常,如果修行到六根清净,不早就成佛了吗?谁还当尼姑!可是无论怎么争论,那小尼什么也不说,依旧往网上发作品,而且风格如前,甚至,内心情感的描写更加细致。那个年代,全国也没几家诗词论坛,上网交流的诗人比较集中,有点屁事儿都知道,所以影响挺大的,每天晚上都有人在等着香山小尼出来发帖子,然后又争论……直到有一天诗友聚会,本人实在不忍心看他们为这点屁事儿争论不休,于是不打自招。结果得到了一顿臭骂!五大三粗的,还整个小尼,恶心!之后,香山小尼成了笑话的代名词。也不知何时,无门客不嫌臭把香山小尼冠到自己头上了。我猜想,也许这小子在哪个论坛上设局呢!反正,当时的各种论坛像雨后春笋般冒出地面,江湖往事渐模糊,没几个新人知道香山小尼,就让他去唬一唬后昆们吧!也不知道有多少贤侄上了他的当,为一个不存在的小妮子在打口水仗呢!

无门客是我兄弟,辽北五虎中我行三,他曳豹尾。刚认识他时,他便已经写古诗了,本地报社有名记者喜欢他的诗,还专门给他出了一本诗集。一看他的诗集就知道,他不懂诗词格律,写的都是古风。于是,我和老四张宇便教他格律,当时挺难为他,毕竟不是科班毕业。如果,他驾驭语言的能力有他驾驭音乐符号能力的一半儿他得老厉害了。好在他太喜欢诗词了,甚至超过了对音乐的喜欢。音乐只是他糊口的门路,未必是真爱,或者说未必是最爱。一个人对某一件事若是过分地痴迷,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不是什么好事儿。尤其是一个男人,尤其是一个家境不好的男人,痴迷于一项艺术,那就是不务正业!哪个女人会跟你这么混日子,而且一点希望也看不到。所以中国很多艺术家都有二婚或多次婚姻的历史,原因皆如此。可怜那些艺术家的头婚妻子们,吃了几年苦,最后没能等到自己的窝囊男人出人头地,便果断地离了婚,把便宜让给了继任!目光短浅才是真正的悲哀!

喜欢音乐,擅长长号,称霸一方,但当时没能改变无门的命运。艺术团解散了,为了生活,无门又开了家饭店,结果也没挣到钱,加上离婚时净身出户,无门客陷入困境。最苦的时候无门连住的地方都没有,租了一间小平房,炕常是凉的。朋友见他总是去网巴上网发表作品,便送了他一台电脑,但他网费都交不起,是我和张宇给他交上了网费。

揭露人家老底终归不厚道,谁都有光屁股的时候,问题是无门穿不上裤子的时候稍多,况且,自家兄弟,调侃起来上瘾!为了爱情,也是为生活所迫,无门下津门,开启了一段新的生活。虽是新生活,却是重操旧业。用著名诗人杨逸明的话说就是“挥毫大手也挥勺”。无门本想开一家有点文化味道的小饭店,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租的店面动迁了,文化沙龙也结束了,无门又恢复旧态。有时候,通电话,无门总是说他过得挺好,但我知道,他是不想让我为他担心而已。不过几年来,无门在两个方面得到了长足发展,一个是音乐方面,一个诗词方面。音乐方面,他穿梭于当地的几个有名的乐团,经常出去演出,他自己也经常往网上发一些演出时的视频或照片,看来还很忙的。如果没猜错的话,这些年他应该是靠音乐来养家的。另外,在诗词方面,他一直没有放弃,进步也很快!苦难催人上进啊!天子脚下高人较多,无门客常得到李树喜老师的提携,参加几次采风活动,认识不少大家,在京津一带混得风生水起。经常充当各种赛事的评委,堂而皇之地坐到主席台上,着实气人!最可气的是,他现在还教别人写诗,居然弟子如云!网上经常有人叫我“师伯”“师大爷”,我一个也不认识,呵呵!

无门的现任妻子对无门的爱好给予了超出想象的支持,两口子在网上办了一个“无门客栈”,聚集了国内一些诗词高手并收留了一大批流浪诗人,隔空把盏,你倡我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日子过得应该很滋润,经常电话过来,不是说“过节了给您问个好”就是“白天我见着***了,他让我向您问好!”靠!还不如直接说你无门客又结识某某大家得了,那些人物都多年不见了,谁还记得刘郎啊!

书归正传,还是说一说无门的那首诗吧!“夜半忽传电话声,欣闻犬子诉衷情。他乡纵有当头月,怎比家山一盏灯。”创作的背景是:年7月9日晚,在老家念高一的儿子给无门客打电话,唠了一些一个父母离异的少年的心里感受。无门很是感动,对家乡和儿子的思念让他夜半无眠,写下了这首《偶感》,最初发表在了凡办的《诗词吾爱网》上,当时也没引起什么反响,石沉大海。没想到六年后,这首诗的后两句却在网上火了起来,一传十,十传百,于是铺天盖地的,好家伙!大有爆屏之势啊!

其实,无门的这首诗并不完美,最大的毛病就是二三句之间衔接不自然。用行话说就是有点陡!犬子和家山啥关系并没有交待明白。如果把二句改成“小儿千里诉衷情”就好多了,小儿千里之外来电话,下句又有“家山”,自然就让人想到小儿是在老家打来的电话。也会避免出现上述毛病了。当然,这是无门客六年之前写的作品,有些瑕疵也很正常。

那么有人要问:这首诗有瑕疵为什么还火了起来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这首诗最让人喜欢的是后两句,有这两句就够了。瑕疵在二三句之间的衔接上,没人去看,完全可以忽略,实际上也是,人们只借用后两句而不是整首诗。这也算是瑕不掩瑜吧!

2、这首诗的后两句的表现手法好,他乡的月和家山的灯,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他乡是好,有当头月。那么,家乡就没月了吗?当然有,都说月是故乡圆!但作者并没有这么作对比,这么作对比就等于吃别人嚼过的馍了。诗人用一盏灯跟你比。表面上看,一盏灯是无法跟月亮来比的,但是,在诗人的眼里,家山的灯不仅亮,灯光背后还有故事:母亲缝补衣衫、小儿填写作业、自己在琢磨平仄……另外,那盏灯不是普通的灯,它能照亮小儿的前程,是自己心中的期望。

3、“灯”这个意象的内涵太丰富了,能让很多人产生联想。这灯有可能是“江湖夜雨十年灯”里的灯,也有可能是“何时共剪西窗烛”里的烛,还有可能是“蜡炬成灰泪始干”里的蜡炬……这盏灯还让人想起少年时,天黑后放学回家老远就看到的从自家窗户透出的光亮,还让人想起小时候过年,自己手里提着的那盏父亲给做的小灯笼……

4、这首诗火起来还有个原因,就是赶上了特殊历史时期。今年受疫情影响,很多人在工作的地方过春节,回不去老家,对家乡有着更强烈的思念,无门这两句诗更能表达留在外地过春节的人们的心理。不然也不至于六年后这首诗才火了起来。

总之,无门客这首诗所以能火起来,肯定有火的道理。目前,中国写古体诗的人很多,作品也多如牛毛,大部分人写了几年便出作品集。中国现代诗人们的作品集垒起来估计有珠峰那么高了,但大多数作品都将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一点浪花都泛不起来。原因是现代的中国人生活太过优越,没有苦难哪有诗人?写出来的东西不是歌功颂德就是风花雪月、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但也有极少数人,奋斗在社会底层,日子过得并不舒坦,只有这些人才会有感而发。无门客就是这样的人,出身寒门,学历又很低,但对诗词有着无比的热爱,只能凭着执着来应对一次次的挫折。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成功的,甚至我还敢说,古诗词的希望寄托在这些人身上。

诗友们!

您对无门客这首诗怎么看?您觉得这首诗该不该火起来?还有,您认为这首诗火了的原因是什么?

敬请大家留言,谈一谈您的看法!刘郎在此先表示感谢,并给诗友们拜个早年!

作者/刘郎编辑/章雪芳校对/冯晓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