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长号 >> 长号资源 >> 正文 >> 正文

新冠病毒对集体演奏有影响研究人员认为最多

来源:长号 时间:2025/3/16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正规吗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新冠疫情期间,很多音乐会都采取先上演出的形式确保观众的安全。然而艺术家在一起演奏就绝对安全吗?

为了测试音乐家在演奏过程中是否存在病毒传播的风险,德国弗莱堡音乐治疗研究所和班贝格交响乐团在最近的实验中得出了初步的结果,通过检测管乐演奏员和歌唱家演唱时带来的气流变化,并未发现任何飞沫可以成为病毒传播的载体。

慕尼黑、柏林等地的研究人员认为,乐器间保持最多2米的间距即是安全距离。

演奏乐器影响小于1米歌手演唱影响距离在0.5米

弗莱堡音乐治疗研究所进一步测试了在人造雾环境中,气体的活动轨迹和速度是否会因演奏、演唱受到影响。班贝格交响乐团的13位音乐家参加了实验,演奏乐器对气流的影响几乎不会远于1米。

同时进行试验的还有慕尼黑联邦国防大学和柏林Charité医院。联邦国防大学空气动力和流体力学教授克里斯蒂安·凯勒认为安全距离是自我防护的手段:“在制定有效的安全距离标准前,我们需要演奏、演唱者在室内空气流动环境下,病毒传播速度和强度的可靠信息。”

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学院的声乐教师和慕尼黑加特纳广场剧院的管乐演奏家针对声乐演唱时喷射状的飞沫和飘浮在空气中的较小飞沫造成的扩散进行测量。实验结果非常明确,无论音量大小,音值长短,演唱对空气的影响距离只在0.5米范围里,因此超过这个距离时,病毒通过空气流动便极难传播。凯勒教授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毕竟歌唱所产生的空气运动远比打喷嚏或咳嗽小,歌唱艺术的技巧也恰恰是在尽量小的活动下完成更多的音乐表现力。合唱团则应当保持至少1.5米的距离,当有多排歌手时,要错落排列。

长笛“最危险”2米的间距是安全距离

相比铜管乐器,双簧管、单簧管、大管,研究人员发现,这些个头小的木管乐器反而能生产更大的空气运动。特别是低音区和演奏较长的持续音时,所带来的气流运动竟然会超过1米,长笛的结果最为夸张,特别是因为演奏长笛时呼吸的动作非常快速,且笛头完全暴露在外,飞沫更容易直接喷射。小号、长号、悠风号虽看似更加“有威慑力”,但结果显示它们的威力只能覆盖0.5米以内。

慕尼黑和柏林的研究人员给出了结果,以在同一空间里参照人们的正常交谈行为,演奏并不会使感染风险变得更高,乐器间保持最多2米的间距即是安全距离。也就是说虽然空间限制下,完整的交响乐演出尚不能实现,但研究结果已经为排练和演出提供了可能性,特殊情况下,人们需要适当在表演形式上做一些调整。研究人员的建议

管乐手:

·每人最少1.5米的间隔距离(Charité医院建议2米)。

·如可能,在乐器喇叭口(长笛管体末端)外20公分放置手帕,起到阻隔作用。

·铜管乐器间建议使用亚克力玻璃板

·尽快清理乐器中凝结的水

其他乐器或歌手:

·每人最少1.5米的间隔距离

·指挥家排练时至少保持2米距离

基本原则:

·良好的通风环境

·勤洗手

·情况允许时,佩戴口罩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伦兵田婉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9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