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找我学习希望能帮到你,分享音乐教程。
记得小时候,每次一打开电视,总有一个台在播86版《西游记》,以至于我总觉得它有上百集那么长,结果长大后才发现,居然只有25集?!
小时候光看孙悟空打妖精了,长大就只顾着看妖(美)精(女)。
学了音乐之后,我才发现这里面的配乐也非常有意思。伴随着86《西游记》成为几代人心目中经典的同时,那些剧中经典的配乐在一代又一代人中传唱。
其实关于《西游记》,我们之前就已经写过一篇「“丢丢丢~灯登等灯”的《西游记》片头曲有多厉害?」,但除了这一首,其实还有很多曲子都值得一提,再加上翻拍的三个版本和一个续集,对比着看下来,着实有趣。
不信,且听我细细道来。
《敢问路在何方》
不管是哪一版《西游记》,《敢问路在何方》几乎已经成了IP式的标配结尾。
从86《西游记》到《西游记续集》,再到二张版《西游记》,《敢问路在何方》都和作品高度绑定,又让同一首曲子在不同版本中,呈现出了不同的风格、气质。
许镜清老师作为老一辈的作曲家,他的作曲方式有着传统作曲家规整、清晰的优点,但没有遗传保守、迂腐的毛病。该传统的地方遵循传统,该大胆的地方也有大胆的突破,这是非常难得的。
相邻的上下乐句,或者是在段落中充当同一成分的乐句,往往都是高度一致的节奏型(同一颜色的是同一组节奏的乐句),不该变的地方绝不刻意变化,听上去整齐一致,也符合大多数人的听觉习惯。
从旋律写作的角度,这首歌的旋律中大量使用了转音。除了副歌前3小节,其他每小节都有至少一处转音,这样的转音也大大增强了曲子里的中国民族韵味。
同样的,许镜清老师对于音符、节奏的设计也很巧妙。
不该随意变动的地方不动,在可以变化的地方,比如每个段落中,小节与小节之间,节奏的音符构成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张弛规律。
如果前一小节是以二分、四分这种长时值音符为主(红色),下一小节往往就会把节奏进一步分割,变成以八分为主(蓝色),让律动丰富起来。
这样既避免了一味使用单一节奏,容易给听众造成的审美疲劳;同时在匹配《西游记》的主题上,也和故事情节的张弛、情绪起伏,有所契合。
在主副歌的衔接上,许镜清老师作曲有一个特点,副歌中有些乐句成分,和主歌是通用的。比如这里(红色):
这也是那一代老作曲家爱用的作曲方式之一。
但这种方式其实难度很大。因为主副歌的起伏程度、旋律走向,本身都是不一样的,如果衔接不好,听上去就会感觉仿佛是断开但强行拼在一起的两个段落。
许镜清老师却很好地避免了这个问题,用这一句,承接住了副歌的下行旋律走向和张力,又流畅地过渡到主歌的结束句上,而这句两小节的旋律,在两个小节的各自开头处,形成的转音模进(蓝色),本身也很好听。
据说副歌部分的旋律,是许镜清老师有一次坐在公交车上,看着车窗外的行人和雪景,脑子里忽然就有了这段旋律的雏形。许镜清老师赶紧下车,找了一个小孩,借了只铅笔,把这段旋律记在了口袋里的烟盒上,回家之后,许镜清老师根据这段副歌,发展出了整首歌的曲子。
而与作曲的高度规整相统一的,是作词的工整对仗。
《敢问路在何方》的词作者,是已经仙逝的,我国著名词作家阎肃老师。阎肃老师的作词有两个最大的特点,一是喜欢用对仗的方式,二是画面感极强。
这样的词作,第一个好处是保持着字数的高度一致,容易和许镜清老师规整、统一的曲调咬合匹配;其二,在文字美感上,把这些句子拆成词、词组,可以发现,下句也都是严格按照上一句的词性一一对应的,当成诗或者对联来读,也没任何问题。
这种词性上的对称,会让人不用刻意去记,也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何况,把《敢问路在何方》的歌词中的任何一句拿出来,你都能在脑海中自动浮现出一幅对应的画面。
就比如“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这句一出唐僧师徒5人,牵马挑担,翻山越岭的画面,也立刻在脑海里跟着出来了,这才是好的文字,它不一定多华丽,但是你一读,脑海中立刻会有画面感。
不过阎肃老师在作词的时候,也遇到了瓶颈。
在写主歌部分的时候很顺畅,一气呵成就完成了,但是副歌迟迟想不出来要写什么,急得老爷子在家里走来走去,阎老的儿子抱怨说:“地上都快走出条路了”,这话倒给了阎老灵感,让他写下了那句经典的“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而《敢问路在何方》这首歌,不算那些现场的改编和后来各位歌手翻唱的版本,和《西游记》高度相关的版本共有4版。
最早的一版,是由女歌唱家张暴默老师演唱的。
这一版,无论是歌曲的编配方式,还是张老师的演唱,都突出一个简约、肃静、虔诚的感觉。
前奏采用了较为统一的音符时值、单音的4小节长号,紧接着就是扬琴音色和梆子打击乐声,这个声音很像木鱼声,张暴默老师的音色非常柔和,即便是进了副歌,配器开始丰富,架子鼓、人声和声都进来了,人声也没有太过张扬的高音爆发。
这和后来的两版蒋大为版,以及再后来的刀郎版相比,是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更突出一种肃静、柔情的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最后一遍副歌,张老师把尾音“下~”唱了9拍。9这个数字,在中国有很多美好的寓意,既象征着强大,也谐音久有长久的美意。
在《西游记》中,更是在最后提到了九九归一的概念,这里的9拍处理,也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小细节。
而我们最为熟悉的蒋大为老师86版的《敢问路在何方》,更像是已经完成了取经大业的师徒5人,回望来时路,对这一路千辛万苦发出了豁达、释然的感慨,整体是比较昂扬、积极、坦荡的感觉。
前奏依然是长号开始,但音色好了不少,旋律也直接改成了片头曲中的主旋律,和主题曲形成了首尾呼应,比张暴默老师最早那一版的听起来丰富了很多,音色也更清晰了一些。
而蒋大为老师的人声一进入,嘹亮、恢宏的感觉一下子出来,情绪色彩上是积极、昂扬的,因为第一遍主歌这里,就加入了鼓点,和人声相得益彰。这一版的尾音,比张暴默版的9拍更长了一倍,整整唱了18拍。
必须要说的是,我们最耳熟的“丢丢丢”的音效,在当年却是备受争议的。一些高层和专家认为,这个音效太洋气了,反而不适合《西游记》这种我们国家、民族的文化,这首歌差点被换掉。
最后,还是杨洁导演力排众议,这才保下了这首作品。不得不说杨导的眼光和审美,是十分独到且超前的。如果当初没有杨导的慧眼识珠,只怕这首好作品,在当年那个相对保守的审美环境下,也要石沉大海。
也是这些贴切的编排、歌者完美的演绎,以及精心设计的小细节,使得这一版《敢问路在何方》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经典,这也是另一重意义上的大圆满。
续集的《敢问路在何方》依旧是由蒋大为老师演唱,但效果相对就没有那么好了。
这一版延续并进一步突出了86蒋大为版《敢问路在何方》在情绪、气势上的优点,但在一些细节上却缺乏了当年那种精益求精的用心打磨。
在前奏部分加入了影视配乐里常见的敲铁音效,让气势更加恢弘、豪迈,主歌进入后,电吉他打底,架子鼓定奏,蒋大为老师这里的演唱跟86版相比,更干脆利落一些,多了几分豪气。
这版比86版的调性还要低一些,86版是#G调,这版降了半个音变G调了。情绪色彩上稍稍低沉、雄浑一些,比较适合这个豪迈、粗犷的编曲。
但86版非常增色的那段“丢丢丢”的俏皮音色,以及类似木鱼的梆子打击乐声,这版都没再沿用,“西游记”那个独特的奇幻味就少了很多,而且最后的尾音,也没有再唱满18拍,也不是9拍,不零不整的。
可见这一版没有太花心思打磨细节。当然,整体来说还是瑕不掩瑜,依然是一首不错的音乐作品。毕竟有许镜清老师和阎肃老师的曲、词底子,再加上蒋大为老师的加持,还是将作品维持在了一个很高的水准。
最后一个版本就是年张建亚、张纪中二位老师总导的《西游记》的片尾曲,这一版由刀郎老师负责编曲和演唱,有着和前几版截然不同的异域风情。
开头先是用一段印度音阶为主的男声吟唱旋律,营造出了浓浓的西域风情,配合画面中,师徒5人穿过茫茫沙漠,穿行于西方诸国,异族美女翩翩起舞的场景,为这趟西行之路蒙上了更神秘的色彩。
吟唱结束后,大气磅礴的弦乐和管乐交织进来,开始演奏经典的《西游记》主旋律,不同于86片头的仙气空灵、86片尾的昂扬喜悦,以及续集的豪情万丈,这一版的主旋律在弦乐群的诠释下,更多的是苍凉雄浑;几处句尾演奏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的弦乐,还带着些许的紧张感。
但在弦乐结束后,并没有马上进人声,而是还有两小节的钢琴作为过渡。这里钢琴音色的出现,在听众的意料之外,营造出了比较神秘、空灵的感觉。
经过那么多的铺垫,刀郎老师终于出现,他那极具颗粒感的音色,带有与生俱来的粗犷与沧桑,用来诠释一些异域题材,特别是西域大漠这一类豪迈苍凉,又带有神秘色彩的作品,再合适不过。
其实这四版《敢问路在何方》各有千秋,它们之间呈现出的是截然不同的气质以及对“西行之路”不同的理解,都是很好的音乐作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