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贝多芬诞辰周年,但持续两年多的疫情,让全球绝大部分演出被迫终止。在与疫情对抗的时候,人们的心灵从未如此贴近贝多芬和他的音乐。贝多芬用音乐传达出面对苦难绝不屈服的英雄气概。对于绝大多数听众,贝多芬的魅力在于昂扬的意志和坚韧的生命力。
随着北京疫情总体持续稳定向好,6月5日,在演出停摆40天之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在音乐总监吕嘉的率领下,以“英雄气概”为标题,上演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和《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致敬人们的奋斗。
《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自诞生之日起,不知有多少人从它坚强的意志中汲取力量。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开场极为出色,由四个音符构成的“命运动机”,开启了从c小调到C大调、从黑暗到光明的艰辛旅程。
这部交响曲动力充沛、一往无前,吕嘉采用了流畅的节奏,通过适当的引领,让音乐自行流淌。疫情期间中断了正常排练和演出,让乐队的互相配合稍有瑕疵,但木管组和铜管组的实力依然出色。在“第五交响曲”中,贝多芬第一次引入了长号,大剧院乐团的铜管乐组在发展部爆发了惊人的力量。再现部的双簧管独奏,悠长凄凉,颤抖无奈,这支发自肺腑的深深哀叹,既是整个乐章的动人时刻,也预示了整场演出中乐团木管组的出色表现。
不间断的第三、四乐章,便是从黑暗到光明的浓缩历程。命运动机三次呈现后,一支来自大提琴声部的纯朴舞曲,带着乐队发展出健康喜悦的赋格,但随后陷入寂静,只能听到弦乐器微弱的呼吸和定音鼓晦暗的跳动。当音乐冲破重重阻力来到第四乐章,光辉灿烂的C大调和弦、坚定的进行曲和欢快的舞曲冲垮了命运动机的最后顽抗。
下半场的《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是贝多芬十年“英雄时代”的开山之作。它呈现出斗争的意志、慷慨悲歌的葬礼、茁壮的生命力和人民的胜利,成为音乐史上的里程碑和人类精神不朽的象征。
两个雄伟果断的全奏主和弦,开启了“英雄”第一乐章。吕嘉采用了较快的速度,当呈示部主题出现不协和音和切分节奏后,逐渐扩及越来越广的音域并用乐队全奏形成高潮,汇合成一股激流,强烈地冲击着听众的心弦。吕嘉没有反复呈示部,直接进入发展部,并随着音乐本身的激流结束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是音乐史上最著名的“葬礼进行曲”,乐团在这里展现出本场演出的高光时刻,庄严肃穆的气氛和伟岸的理想交相辉映。复三部曲式的基本主题,即葬礼进行曲演奏得克制而严肃,中段转入大调,铜管乐组传达出英雄性的气概。第三段虽然回到小调,但贝多芬将哀悼的挽歌变成一曲赞颂的史诗,乐队焕发出从未有过的张力,创造出强有力的戏剧性效果。
第三乐章显示了生命的活力,中段的圆号演奏十分出色。第四乐章贝多芬将一支简单的主题通过12次变奏,发展为内涵丰富、辉煌雄伟的乐章。乐团的相互配合此时进入最佳状态,在不同的变奏中呈现出精彩的独奏、合奏和全奏效果。从舒缓的第八变奏开始,吕嘉引导着乐队逐步营造气氛,集中所有的力量朝着最后的高潮一致奋力前进。到了尾声时,贝多芬早在这部交响曲开始就已设计好的伟大瞬间终于到来——圆号吹着充满强烈生命力的音响,用英雄胜利和凯旋作为整个交响曲的结束。
在特殊时期举办这场音乐会意义非凡。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这不是抽象的睿智,这是输血,是理性无法理解的深奥的生命的奇迹。”通过这两部作品,听众当能领悟贝多芬所说:“谁能参透我音乐的意义,便可超脱常人无法振拔的苦难。”
肖龙/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