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长号 >> 长号资源 >> 正文 >> 正文

把两个儿子送进这所学校,是我做过最正确的

来源:长号 时间:2022/9/17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北京,常州,相距多公里。

对于普通人来说,两个城市一北一南,这个距离给人的感受只有“远”;可对于史先生一家来说,却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近”。

史先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现在六年级,小儿子现在一年级,目前都在常州威雅学校读书,在来到常州之前,他们曾生活在北京。

从北京到常州,跨越千里之远,那份“近”并非地理空间意义上的,而是在心理意义上,找寻到了一种真正适合自己家庭和孩子的学校教育模式,并在理想教育环境的熏陶下,不断向着赞同与认可的全人培养目标靠“近”。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史先生所亲历并见证的、孩子们在常州威雅的成长故事。

(以下叙述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

尊重孩子个性差异

呵护自信心、专注力和求知欲

我的两个孩子,性格截然不同。

大儿子好“动”,喜欢体育,喜欢户外运动,经常是“坐不住”;可小儿子却好“静”,更喜欢绘画,也对语言文字更感兴趣。

孩子们个性特质的差异,决定了我们在进行教育的时候,势必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这也是我对学校教育的期待——看到每一个孩子的独特之处,尊重他们与众不同的个性,并给予相应的支持。

比如,面对大儿子这样性格的小朋友,老师要更多地提供明确的指引,引导他将旺盛的精力投入在有益的事物上;而对于小儿子,可能就需要更加耐心,多给他一些鼓励和时间,静待花开。

比较让我感到宽慰的是,我看到常州威雅的校长、老师们,都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差异的,而且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呵护孩子们的自信心、专注力和求知欲。

我在这里举两个有意思的例子吧。

一个是之前受疫情影响、孩子们需要在家上网课的时候,当时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孩子自己录一个小视频,拿着九大行星的模型,去模拟它们在太阳系内公转与自转的方向。

大儿子在拍这个作业的时候,家里刚好有只猫无意间穿过去了,被录进了视频里。后来老师发来了点评——“真棒,你还把流星设计进去了!”

当时,孩子一下子就记住了“流星”这个概念,还饶有兴味地去进行了研究与学习。我当时就觉得,威雅老师的水平是高,能通过这么细致的观察和幽默的引导,不断保持孩子们旺盛的求知欲。

另一个例子是和学校的评价机制有关。在威雅的成绩单上,我们不仅能看到孩子在一门学科上学得怎么样,还能看到他们努力的程度。

我记得大儿子在学物质的三种基本物理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变化过程(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对这个知识点特别有兴趣,还专门做了一个很大的展示图,把所有这些形态和变化都画了进去。

这个东西并不是作业,也不需要去打分或给一个成绩,但老师当时看到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还挂在了班级的展示墙上让同学们一起来观赏。

老师给予的这种认可,并不是因为他在考试中拿到多高的分数,而是看到了他在学习上认真的态度与努力的程度,是十分值得表扬的。

可以说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的自信心和对学习的热情,一下就被点燃了。学习会等同于枯燥无味的事情吗?当然不会,在孩子眼里,学习是快乐的,求知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我的孩子现在年龄还不大,暂时还没到对某一个学术领域需要有特别深钻研的程度。据我所知,随着孩子升入常州威雅的高年级,这种保护孩子天然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学习方式,是会一路延续下去并进一步“升级”的。

常州威雅学校的停车场里,现在还停着一辆特别的“交通工具”,那是当年老师带着几个高年级的孩子,组成了一个兴趣小组,一整个学年做了一件事——从二手的废品市场买回零件,自己设计并组装了一辆可以发动的车!

常州威雅中学部拓展课程——汽车建造

你说它是兴趣小组吧,它的确是;但在整个过程中,它离得开数理化知识、离得开工程学研究吗?

我想,通过这样综合调动多学科知识、小组合作完成一个项目、并将成果呈现在真实世界中的学习方式,孩子们习得的知识与能力,一辈子都不会忘。

给予足够多的选择

指引孩子在志趣之路上一路前行

我们做家长的,在为孩子选择学校的时候,其实都看到过不少学校,尤其在课后拓展课程方面,音乐、艺术、体育、戏剧、户外徒步、社会公益……有相当一部分学校都做得很不错。

那么常州威雅最吸引我的点在哪里呢?

我想,这个问题要分两方面来看,一个是广度,就是在孩子最有机会尝试一切的年龄,学校能不能提供足够丰富而细分的选择,甚至照顾到孩子们特别“小众”的兴趣;另一个则是深度,就是当孩子真正看到自己的志趣道路之时,能否有足够专业而系统的资源,去给予进一步的支持引导。

我很高兴地看到,常州威雅在这两方面都是完全超出我的预期的。

常州威雅丰富多彩的课外拓展活动

还是拿我的大儿子来说吧,在一次家长分享会上,学校音乐部所有的老师上台给大家做了自我介绍,还进行了一场小型演奏会。当时,老师鼓励在场的孩子们也可以上台去尝试一下这些乐器。

我的大儿子当时去尝试了一下长号,挺有兴趣的,也是由这个契机开始,投入了对长号的系统学习。但经过几节课下来,真的需要孩子勤学苦练才能出成绩的时候,他有点遇到瓶颈了,开始在坚持不下去的边缘徘徊。

威雅学子乐器演奏/学习现场

当时,在学校里教孩子长号的这个老师,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情况,于是给了孩子一个曲谱——《行走在冰上的猫》。这个曲子很有意思,你去听的时候,真的能在脑海中幻想出一只小猫在冰面上摇摇晃晃地行走、好像马上要摔倒或掉下去的那种生动的画面。

通过这首曲子的练习,再加上老师又教孩子如何用长号来模拟汽车、摩托车的声音,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又被拉回来了,能够继续投入练习。

然后又练习了一段时间,当再次遇到瓶颈的时候,老师是怎么做的呢?老师安排他在整个小学部的集会上,去进行长号表演;然后又邀请他成为学校交响乐团的一员,与同学们协作,演奏出优美的乐曲。

如此一来,他就更难放弃了——因为他需要对自己在乐团中的位置负责,如果有一天他离开了,学校未必能在短时间内找到比他演奏、配合得更好的孩子,他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团队负责。

我并不认为我的大儿子对于长号的热爱,同他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一样,是与生俱来的。这里面少不了学校对于这份“小众”兴趣爱好的挖掘与尊重,更离不开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与提供的展示舞台。

从这些细节上,我能感受到一种安心与放心。

寄宿体制

在完整时空中践行全人教育

我的大儿子从周一到周五放学后的活动安排,是完全参照学校寄宿生的安排来进行的——比方说,周一放学后会进行音乐方面的练习;周二是橄榄球;周三是足球……寄宿让孩子们有充足的时间在校内参加各类拓展活动,不仅仅是学业,还可以在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进行锻炼和深挖。

很难想像,如果威雅不是一所践行“学院导师制寄宿教育”的学校,那么孩子放学后的时间,很可能是“割裂”的——放在以前,可能会是送到校外辅导班待几个小时,回家后家长再“接管”,而不会有这么多时间,全身心投入真正热爱的事物。

常州威雅周末男生学院足球比赛

在威雅这样提供全寄宿选择的学校,孩子的时间不会是割裂的,而会放在一个7X24小时的完整时空内,由仿佛是家长一般、同样也居住在宿舍楼内的学院院长和导师,去关照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

这个孩子是喜欢哪一门科目;孩子的性格是怎样的;生活方面的规划与自理能力如何;情感上的波动与变化;在一个特定的阶段,针对这个孩子是要更多地给到一些压力,push孩子前进,还是可以后退一步,给到一些适当的放松与鼓励……

我一直坚信,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作为一个学校来讲,在完整的寄宿时空内,它的教育理念是可以完整地从头贯彻到尾的,学校可以从多个层面出发,去见证孩子的闪光点,启迪孩子成长的手段也是无穷尽的,这就是全人教育的体现。

更不用提在寄宿教育体制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在个人独立性、自律与自驱、社交与融合、时间管理能力等方面,肯定会发展得更加完善,未来也能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与现实社会。

在我儿子的同学里,有不少是选择全寄宿模式的上海小朋友,让我印象很深的是,他们当中有人每次回家的时候,都是坐校车到常州北站,再自己坐高铁到上海虹桥,然后家长从高铁站接回家。

我还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从北京东城区骑车到朝阳区,就够我自豪好一阵儿了;可我今天看到的这些孩子,他们的独立能力已经完全是在另一个层级上了。

孩子们的能力达到这个级别,是一蹴而就或者是被“逼”的吗?当然不是,这完全是在学校寄宿环境的熏陶下、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能力。

通过寄宿教育,很多孩子的独立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自信心已经到了那个阶段,就会以一种让孩子自个儿也觉得很舒服的方式展现出来。我想,这也是从威雅走出来的孩子们与众不同的地方之一。

关于我的两个孩子未来要上哪一所大学、读哪一个专业,因为他们还太小了,目前我并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要求或规划。但有一个未来画面是很清晰的——我希望他们能在最好的年纪,走出去看一看更大的世界。前提是,他们首先是“中国人”,然后是“世界人”,最终成长为有责任感、使命感与担当感的“世界公民”。

把孩子们送进常州威雅,是我目前做过的最为正确的决定。我也对学校有信心,相信它能够满足家长们的期待,也铸就每一个孩子的卓越之旅。

为您的孩子开启卓越之旅

小型活动席位有限

面向3-18岁适龄学子

7岁起提供纯正学院导师制寄宿

年11月21日星期日

全人教育分享会·上海专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