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志顺
一对凤凰,展翅飞翔。始于远古,穿越洪荒,掠过苍茫,翱翔盛世。头顶蓝天,脚踏彩云;九龙欢腾,双凤朝阳;武陵流弦,酉水鸣琴。天地间,一幅水墨;水云间,一曲天籁;史海中,一朵奇葩。梦,飞翔,在瀑布上;情,燃烧,在篝火中;歌,荡漾,在云端里。纤手舞缠绵,茅草绎彪悍。双凤——中国土家第一村,位于湖南省永顺县城西南15公里九龙山巅。海拔七百多米,面积六千余苗。鸟瞰状若双凤叠翅,翱翔于老司城西南山巅水滨之上而得名。李唐建村,两百余代,两千多年。全村93户人,全部为土家族。年因为“土家文化传承千年不断,民族图腾象征功不可没”的典型特质。被民俗专家认证为“中国土家第一村”。它北倚老司城,东临酉水,西托万福山,南望云贵。从坐北朝南,三面环山,一溪东流的土家族八百年故都——老司城“万马归朝”的观景台上向南远眺。彩云朵朵,双凤展翅,一翅武陵柔波,一翅酉水银浪。
双凤村环境优美、林木葱茏,百鸟和鸣,四季常青。苍松翠柏,楠木榉木,红豆杉等珍稀保护树木和竹海将整个山村掩映在绿波翠浪里。鸟语清脆,花香馥郁。一线小溪,浅咏轻唱,穿云破雾,分花拂柳。飘着银亮的时光,飘着大自然的宁静,飘着鲜花的梦和岁月的清香,蜿蜒望东流入猛洞河。
飞檐翘角,古色古香的土家族标志性建筑符号——吊脚楼,层层叠叠,错落有致,隐现在绿荫深处,悬挂在危崖瀑布上。这些土家人智慧的结晶全部为木质结构。根据丘陵山高坡陡,多雨潮湿的地形特点,依山傍水沿溪搭建成自然轻巧,结构简单,具有艺术特色的生活空间。雕梁画栋,檐角高翘,石级盘绕,恰似空中楼阁,充满诗情画意。多为四排三间,五柱八棋或四柱三棋。楼群鳞次栉比,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天、地、人;音、诗、画;真、善、美。人与自然,和谐相融,古朴幽雅。走进楼中,木梯,阳台,栏杆巧妙组合,透着木质的清香。凭栏远眺,悠悠白云在蓝天里翻滚朵朵浪花;雄鹰展翅,掠过蔚蓝无尽的苍穹。脚底下流水潺潺,浅咏低唱。溪水如镜,照彻前生后世。门前旗杆上彩色的旗幡,如风帆,“呼啦啦,呼啦啦”飘着盛世的欢歌。夜晚,躺在吊脚楼上的竹床上,“哗哗”的水声从枕下流过,从梦中流过。象母亲的摇篮曲,把我摇入世外桃园,摇入仙境传说,摇入唐诗宋词里。
沿阶拾级而上,古道如棋,纵横交错。九口古井,龙眼灵根,青石垒砌,发七寨半,人丁兴旺,人杰地灵,隐藏在古树参天,松篁交翠的蔽日浓荫中。井水清辙甘甜,爽心悦目,腋下生风。鸡鸣犬吠,牛哞羊咩,蝉鸣蛙噪。书声,笑声,捣杵声,声声盈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炎夏,穿行其间,步步清幽淡雅,处处别有洞天。走着、走着,走进碧海蓝天,走进时光深处,走进远古的传说。悠悠然,陶陶然,一梦华胥。
双凤村自然风貌奇特,人文景观浓厚。完整保留着古老原始的土家族民风民俗。传承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是目前仍在使用土家语的少数村寨之一。村里现有两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土家族摆手舞传承人——田仁信;土家族哭嫁歌传承人——严水花;曾有土家族毛古斯舞传承人——彭英威;土家族年传承人——彭家齐。茅古斯、摆手舞、打溜子、土家织锦、梯玛神歌、土家族过赶年、土家族婚嫁歌等具有土家族民族标志的文明之花。在这里技繁叶茂,花团锦簇,硕果累累。被称为“人类戏剧活化石”的土家族茅古斯舞和摆手舞,最具民族特色和历史价值。
茅古斯,“古司拨铺”,原始的舞蹈。舞蹈戏剧界公认的“中国舞蹈戏剧的最远源头和活化石”。从其服饰、道具到表演形式和内容上看,真实再现了父系社会至五代时期土家人耕樵渔猎的原始气息。肌肤赤裸,茅草萋萋;腹前草把,红头尺余;结草为衣,生命图腾。中华文明岂能只有五千年?!应上溯得更远。赤裸的身体演绎始祖的传奇。枯黄的茅草诉说远古的故事。武陵山区森林莽莽,荆棘遍野,人烟稀少。土家山民,饮毛茹血,穴居荒野。上山打猎,下河捕鱼,刀耕火种。土家族原始毛人的生存繁衍在枯黄锋利的茅草上实录、写意;在简单粗旷的肢体语言中虚拟、模仿。
摆手舞,“东方迪斯科”,集舞蹈艺术与体育健身于一体的大型舞蹈史诗。摹拟禽兽活动姿态,如“犀牛望月”、“磨鹰闪翅”、“跳蛤蟆”等十多个动作。缅怀祖先、追忆民族迁徙的艰辛、再现田园生活的恬静。服装和道具蕴含着本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服饰多样新颖,道具精巧逼真,彩旗猎猎,万头攒动。人们手举龙凤旗,身披“西兰卡普”,捧着贴有“福”字的酒罐;担五谷、背猎物、端粑粑、挑煻糁、提豆腐;手持齐眉棍、神刀、朝筒;扛着鸟枪、梭镖等道具;吹起牛角、土号、唢呐、点响三眼铳。锣鼓喧天,歌声动地,男欢女乐,翩翩起舞。气氛隆重热烈。正如一首土家族竹枝词描写的那样:“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迭,一片缠绵摆手歌。”
土家人将这种比汉族提前一天的过年方式叫做过赶年。缘由有两种:一种是抗击异族说。当时战争频繁,土家人年前探得敌人要乘过年时来偷袭。头领让大家提前一天过了团圆年。第二天,敌人果然来了,却不知土家人已作好了充分准备。被斗志旺盛的土家人打得落花流水。因为胜利源于提前过年作好准备,为了纪念这个节日,提前一天过年的习俗一代代沿袭下来。另一种是抗击倭寇说。在明嘉靖年间,倭寇入侵中国,土家人正热热闹闹地准备过年。突然朝廷下了圣旨,调集土家族士兵赶赴东南沿海一带抗击倭寇。按行程计算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就无法过年了。为了让这些马上就要出征的官兵也过上一个团圆年,土司王决定提前过年。待官兵们与家人团年后,土司王带着这些官兵即刻奔赴抗倭前线,按时赶到指定地点大败倭寇。为了纪念这次征战胜利,表达对抗倭将士的深切怀念,每逢过年土家人都要提前一天。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土家人的一种过年习俗。
煻糁是用糯米加工制成的。将糯米浸泡一夜,用力搓洗洁白发亮,甑子蒸熟,放入圆形竹圈里,在光滑的木板上,用手掌推压圆形竹圈内的糯米,变成厚薄均匀的圆饼。移到阳光或炭火烘烤的地方。用染成红、蓝色的饭粒,精心摆成各种祝福,如红双喜、福、寿等字;一个煻糁堆一个字,“五谷丰登”、“丰衣足食”、“春色满园”等;也有的绘上山水、花鸟或花边图案。一切摆绘完毕后,取出篾圈,放在太阳光下曝晒数日,待饭硬结干透,油一炸,香脆可口。真是,一碗煻糁,精美的艺术,满满的祝福,一生的幸福。
过了冬至,天寒地冻,杀年猪的气氛越来越浓。男女老少盼望着杀年猪。土家族俗有“鱼吃跳,猪吃叫”的说法,就是说刚杀的热肉比其他任何时候的肉吃起来都要香。主人家看好日子,盛情邀请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一起逮一歺。杀年猪时,主人家要准备好一盆糯米接猪血,蒸熟切成片状烘干,加入五香在洗净的猪大肠内慢火熏干,做成土家族人特制的风味食品“血粑粑”。或炒或煮或炸,难得的佳肴。
猪杀好后,屠夫割下几大块叫主人马上煮熟清炒,做泡汤肉,准备会歺。然后将肉按部位砍成三五斤大小的长条,涂上食盐,花椒和木姜子。大缸大盆里腌上一周,腌透后,挂在炕上熏成鲜红透亮,肥而不腻,清香扑鼻的腊肉。隔年五荒六月吃,那才叫爽。猪肉处理完,泡汤肉炒熟了,一坨坨重二三两,巴掌宽,拇指厚的五花肉片,烩上姜葱蒜末酸辣子,舀进大铁锅,架在三角炕架上。柴火熊熊,香辣袅袅,涎水三尺长。小孩子忍不住喊天喊地要用手抓,大人们手忙脚乱地装饭上菜。围着火炕或蹲或站或坐,唏唏嗦嗦,狼吞虎咽,筷子夹起一片片肥肉,晃悠悠荡起满天油花,牙齿轻咬,细嚼慢咽,满口油香。土家汉子一坨肉,一碗酒,一腔豪情,大快朵颐。吃着,笑着,闹着。喝着、喝着,有的趴在桌子上,有的躺在桌子下,土家汉子的豪爽就是这样看得见,摸得着,闻得到,掷地有声。
打粑粑,将糯米洗净,浸泡,滤干,甑子蒸熟,倒进粑粑槽内,用两柄“丁”字形木槌,你一下我一下,“哼、哈、哼、哈”,节奏欢快,动作敏捷把糯米饭打揉成糯米团,挑出来,放到擦洗干净涂上蜡油的四方大桌上。扭成大小合适的球形小团,用特制的木板均匀地压成圆饼。大小有三种,一般人一次能吃完的小碗大。中等有海碗大,供量大的人食用。最大的叫“破拢粑粑”,有脸盘大。一个需要糯米三、五斤,用于婚庆祝福。既象征“五谷丰登”,又显示土家人的慷慨大方。这种粑粑传说田姓土家祖先原有九兄弟和一个妹妹。妹妹嫁了后又多了一个女婿。由于他们力量强大,皇帝担心他们独霸一方,影响朝廷的统治地位。便派官兵试图将其剿灭。官兵来时正逢腊月二十八田氏家人打粑粑,看到来势汹汹的官兵。弟兄们急忙将槽中打的粑粑分成几坨,用簸箕端上山。官兵走后,几弟兄端着已经变硬难以分开的粑粑回到家里,吃时用刀子切成小块火烧油煎。后来,九弟兄各居一方,生养后代。他们都没忘记当年的苦难。为了纪念当年之事,此后他们都制作几个这样大的粑粑用来分食。这种习惯被他们的子孙后代承袭下来并演变成了一种习俗。
推豆腐,将黄豆浸泡,过滤,磨成浆,用包袱过滤,倒入锅中煮沸,将石膏水倒入大桶内。待锅里的浆烧开后,也倒入大桶内。盖上盖子约五分钟后,取一筷子竖着插入桶内的浆中。若筷子能直立,将其倒入豆腐箱里的包袱内包住,盖上盖子,压上石头。几小时后,洁白如玉,清香可口的豆腐就制作好了。可煎、可煮、可炸、可生、可熟。过年前几天,用油炸成各种形状,颜色金黄的炸豆腐,味道鲜美,堪称一绝。
对偶工整、简洁精巧,激情抒怀,唱响时代。贴对子即对联是土家族地区一种特有的文化形式。每逢过年,从乡村到城市,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红底黑字,红红火火,瑞气盈门,白雪飘飘,深厚泡满,吉祥如意。
土家人过年,讲究的是合家团圆的欢乐气氛。年前,亲人千里之外往家赶。不管花多大代价,图的是全家老少团聚同桌吃饭。团年饭是土家人过年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仪程。为了在过年这天抢年,土家人会提前一至二天来精心准备团年饭。而且有过小年和大年之分。过小年比过大年提前一天。有些地方过小年是腊月二十三,所办饭菜简单,从中午开始陆续进行。过大年时,准备充分,有的早上,有的中午,家家都会为抢年而将年饭弄得早早的。谁家在过年时吃年饭越早,越能在来年百做百顺,万事如愿。
待年饭办成后,带上粑粑、豆腐、煻糁等祭品与香纸蜡烛前往祖辈坟前祭祀。将祭品摆在坟前,跪着点燃香纸蜡烛,放上一挂鞭炮。同时还要去敬八部大神,到土地堂敬土地神,水井神等各种保护神。最后回到堂屋里敬祖先。土家人不仅把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战功赫赫的远古祖先当作族神顶礼膜拜,千秋祭祀。而且还将各自家族的列祖列宗当作家神常年供奉,香火不熄。每家堂屋都设有家先神位,谓之神龛。过年这天,要将常年供奉在神龛上的家先牌位及香炉、蜡台,都取下来清洗干净后复归原位。全家男人在辈份最高的长辈带领下,面对家先牌位焚香燃烛,磕头礼拜。一是请历代家先与子孙后辈们一起吃个团年饭,过上一个愉快热闹的年;二是祈求家先保佑子孙后辈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财源茂盛、合家欢乐。
该敬的都敬过后,将各种年饭菜摆上桌,按辈份高低入座,辈份最大最年长的人坐上位,待长辈坐好后小辈才陆陆续续坐下。每人夹一坨肉放在自己碗内的饭上,插上筷子,将三杯美酒撒于地上,恭请列祖列宗上桌吃饭。对于祭祀时所用过的饭菜,十二岁以下的小孩是不能吃的,传说吃了会记忆力不好,多忘事,所以必须另盛饭给小孩们吃。平时小孩剩饭大人要批评,可吃团年饭时,小孩们碗里剩的越多越好,意味着来年丰收有余。吃完饭,放起鞭炮抢年,谁家的鞭炮响得最早,谁家就会抢到来年的好年成。
年腊月二十三,我们受双凤村书记腾树和的邀请,亲临其境感受省州电视台录制土家族过赶年民风民俗风情节目。
坐车,走太阳岛,穿勺哈,涉涧溪,越高峰。沿途,溪流,鸣泉,飞瀑,奇峰异石,峰峦叠翠。穿行在诗画中,陶醉在天赖里。不足一小时,到了双凤村口。纯朴好客,礼节隆重的土家人,男穿琵琶对襟上衣,头缠青丝帕。女穿“左襟大褂滚花边,衣袖宽大镶边筒”的土家族盛装。齐聚村口,站成一排,迎接宾客。八仙桌上摆着一碗碗山泉酿制的纯米酒。一群纯朴,热情,灿烂如花的土家妹子站在你身旁,举杯执壶,边唱边舞。用最霸气的祝酒词和土家人所有的热情欢迎远方的朋友。这种“高山流水”式的喝法把酒文化发挥到了极致。让客人不饮自醉,进门时每人都需要喝上一碗或者一两口。现场气氛十分热烈醉人。
喝了拦门酒,在惊天动地的礼炮声中,清脆如瓷,节奏欢快流畅的土家溜子把土家人的喜悦淋漓尽致地演绎出来,“嘡、嘡嘡”,“呛七呛七呛呛七,叮宽叮宽叮叮宽……”。大锣开路,彩旗猎猎,头钹威武雄壮,沉稳如山;二钹推波助澜,柔情似水;小巧玲珑的勾锣在头钹和二钹之间蜻蜓点水,彩云追月。鸳鸯戏水,喜鹊闹梅。春江秋月,高山流水。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一串串晶莹的音符,一曲曲精彩的乐章,在清脆悦耳的铜质弹拨声中闪现,在十指间翻飞,在云岭间跳跃,在心底里回旋。伴随着高吭激越,荡气回肠的唢喇,走过接龙桥,走进摆手堂。
“摆手踏歌频神殿祈福民族文化逾千载,凌霄双凤舞老宅访古天下土家第一村”。大门两旁这副对联展示着摆手堂恢弘的气势和土家人的民族特征。在土家族摆手舞传承人田仁信老人和哭嫁歌传承人严水花大姐的引领下,举行庄严,神圣祭祀祖先神灵的仪式。焚香奠酒,叩拜作揖,感恩天地祖神。“男女相携,翩跹进退”,跳起缠绵的摆手舞,唱起欢快的摆手歌。木叶声声,芦笙清翠,长号悠远,溜子欢唱。在动作简单粗旷摹拟禽兽活动姿态里,但见,群猴在林中攀爬跳跃;锦鸡在空中翩翩起舞;犀牛抬头,凝望星空明月;磨鹰展翅,掠过蔚蓝苍茫。彭公爵主、田好汉、向老官人等历史上有名有姓的人物,从历史的云烟中走来。“咚咚咚”雷鸣般的鼓声中和猎猎龙凤旗下,勤俭苦做,憨厚老实的土家男儿,面对倭寇入侵,舍家舒国难。怀着一腔滚烫的热血和民族大义奔赴疆场,书写抗倭御侮的不朽篇章。简单的动作,深刻的寓意,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一张张笑脸,一朵朵鲜花,一曲曲动人的旋律,醉了那一弯明月,一弯山水,一弯九曲十八拐的乡愁。
摆手舞兴正浓,从茂竹森林里传来“哟呵呵,哟呵呵”呐喊声,一群身披草衣,赤着双脚,面遮草帽,头戴草辫的“远古茅人”穿岗越岭轰然入场。他们全身上下不停地抖动,所穿的草衣窸窸窣窣,醉步进退,左右跳摆,摇头抖肩。模拟古人古朴粗犷的动作,讲土家语,唱土家歌。融歌、舞、话为一体。这场景把我引入远古的武陵山中,土家先民为了觅食,刀耕火种,伐木穴居,竹杆叉鱼,围山狩猎的原始风貌。中国戏曲的老根,舞蹈的源头,文明的始祖和生命的图腾。远古的风,远古的情,原始,古朴,悠远。
舞毕,人们还沉浸在远古的洪荒里,身板硬朗,慈祥和蔼的土家阿婆端出一箩筐一簸箕葵花核桃板栗花生糖果,请客人分享丰收的喜悦。忽然间几个土家汉子,在杀猪匠的指挥下追撵阻劫一头膘肥体壮,全身黝黑发亮的湘西土黑猪。扯耳朵,捉腿子,提尾巴,拖上案板,放血,烫水,刮毛,开瞠破肚。三下五除二,一块块白肉摆在案板上。接着,洗的洗,切的切,炒的炒,炖的炖,欢声笑语,此起彼伏。锅碗瓢盆交响曲如火如荼。整个山村沉浸在馋人的肉香里。
在优美的歌声里,一群帅哥美女在欢声笑语中打粑粑。一大盆蒸熟的粒粒珠玑玉润,热气腾腾的糥米饭倒入粑粑槽中。一个美女一个帅哥各拿一柄“丁”字木锤,你一下我一下,先糅后打,把糯米饭打成欢声笑语;打成粘稠纯洁的爱情;打成前世的缘、今生的份。把晶莹的汗珠,沧桑的岁月,手足的情谊,民族的大义,家的温馨,爱的浪漫糅成十五的月亮。挂在天上,挂在心里,挂在梦里。
滚滚雷声中,一群大嫂在做豆腐。一粒粒饱满圆润的黄豆从磨眼里倒入,被磨成洁白的桨液,从磨缝中泻出,如高山幽谷间?慢流淌,飘逸的溪水瀑布。经过包袱过滤,锅中煮沸,挤压下膏,桶中喂养,打包石压,就变成洁白细腻,光滑柔嫩的佳品。一碗碗鲜嫩豆腐儿,一坨坨方正水豆腐,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心,像春花,像明月,像爱情,在山野间绽放。
开席了,大盆大盆厚如指、宽如掌、香喷喷、热腾腾的泡汤肉端了上来;大坛大坛贴着“福”字的纯米酒端了上来;大碗大碗纯天然罗卜白菜豆腐端了上来;土家人纯朴,彪悍,好客的豪情端了上来。一碗酒,雄风凛凛;一坨肉,豪情万丈;一海碗饭,满面春风。土家人的年就是这样简朴、温馨、浪漫、幸福。酒酣耳热之际,年过八旬,银髯飘飘,精神矍铄的土家族摆手舞传承人田仁信,摸着山羊胡子自豪地说“党的政策就是好”。醉意朦胧,豪情满怀:
一根茅草
连着远古的蛮荒
磅起历史的重量
点燃溪州铜柱的硝烟
竖起“江南战功第一”的牌坊
高举天安门上的五星红旗
炒熟松骨峰巅吞雪的干粮
背笼驮起岁月的苍桑
扁担挑起民族的脊梁
一片肥肉
晃悠着武陵的雄峻
一碗米酒
荡漾着酉水的柔情
粑粑凝聚着
手足情,姐妹爱
千锤百炼不屈的民族大义
豆腐凝炼着饱经磨难
守身如玉的古道柔肠
双凤
一幅神奇山水
一部传奇史诗
一首经典民歌
飞得更高更远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陆华声在线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