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要成精了”“唢呐一响,嗨翻全场”“这是流行与传统相互拥抱的结晶”......近期,在一首《易燃易爆炸》的演奏中,一根木管,一个铜碗,粗犷又“俗气”的庆阳唢呐,着实火了一把。一时间,讲究“即兴”的唢呐,进入了零零后的“追捧”单,唢呐演奏者、庆阳唢呐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马自刚,与此同时也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
马自刚吹奏唢呐现场。
跨界合作古曲新扬
从民间“吹鼓手”到“全国吹歌大王”,再到“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从各吹各调到标准音程唢呐杆,再到编制音乐文字;从农村顾事到大学课堂,再到与国际流行音乐合作。已是耳顺之年的马自刚,让这一至今仍在中国大地上传承而且保存最为完整的民俗文化艺术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今年2月份,马自刚从中央民族乐团一名年轻唢呐演奏家朋友处得知,网易梦幻西游策划制作一期节目,邀请的嘉宾将集结国际知名Opella人声乐团、内地女歌手谭维维,用传统的庆阳唢呐艺术与现代音乐文化融合,创新演绎歌曲《易燃易爆炸》,询问马自刚是否有兴趣参与其中。
马自刚与谭维维、Opella人声乐团合影。(马自刚供图)
听闻是为网络游戏录制节目,一向对网络游戏没有好感的马自刚并未表示出多大的兴趣。但在得知该游戏用户多为年轻人,而且数量庞大时,马自刚犹豫了,“能够让更多的人知晓庆阳唢呐,这不失为一个好的宣传窗口。”因此,马自刚便和该节目制作人刘迦宁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在收到刘迦宁发来的魔王寨门派曲《易燃易爆炸》后,马自刚对于曲调、曲风进行了精心的研究,发现该歌曲曲风与庆阳唢呐的风格完全不搭调。为了使整个曲风协调,还能保留庆阳唢呐独特的音乐方言,马自刚在与刘迦宁进行频繁沟通的同时,还与自己的唢呐老师梁平正,同行艺人翟立鹏等相互揣摩、修改,就这样来来回回5、6次,为了既能完美演绎曲目,又能保留庆阳唢呐的原汁原味,他们最终形成6个备选方案。
5月7日,马自刚动身前往北京,5月12日,马自刚与谭维维、Opella人声乐团联合录制的《易燃易爆炸》顺利完成。8月22日,作品亮相公众,截至10月中旬,点击量达到了.4万。“虽说很多外地人不认识我,但却有很多人通过这首歌领略到了庆阳唢呐的独特魅力。”马自刚说,因其有积淀雄厚的曲牌音乐体系、庞大的演奏群体、广泛的民俗应用、独特的演奏技艺和浓郁的地方风格,不管是谭维维、Opella人声乐团,还是其他工作人员都对庆阳唢呐充满好奇。
马自刚与谭维维、苏秋茹合影。(马自刚供图)
在为期5天的节目录制中,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在读硕士研究生苏秋茹,全程参与了节目录制,并对马自刚及庆阳唢呐发展、传承进行了进一步的资料充实,以此完善她的硕士毕业论文课题。“全国各地研究唢呐的非常多,但对庆阳唢呐、唢呐艺人的研究并不多,故而给了我深入考察研究的契机。”苏秋茹说,能够客观完整地记录传统的唢呐技艺,这很有意义。
潜心吹奏敢于创新
庆阳唢呐在民间流传了多年,有着非常传统的曲牌音乐体系和独特的演奏技艺,这正是它与众不同的魅力所在。年,马自刚开始学习唢呐传统曲牌,但传统曲牌的老艺人大多“秘而不传”,更没有现成的曲谱资料,他便通过随听随记、登门拜等方式,积累传统曲牌。年10月,马自刚配合梁平正完成庆阳民间文艺的普查采录,并编辑出版了《庆阳地区民间器乐曲集成》,用音乐文字代替了数百年来“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
马自刚在吹奏前醒哨片。
随着时代的变迁,大众的审美趣味和文化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马自刚在自己的班社加进了小号、长号、萨克斯管等西洋管乐,排练了一些时尚的演奏曲目,演出内容也更加多元化。从此,庆阳唢呐班社改变了唢呐加锣鼓的单一演奏模式,由一个鼓吹班社逐渐演变成一个综艺性较强的文艺演出团队。古老的乐种融入了现代音乐文化的元素,让大众更乐于接受。
年,庆阳唢呐艺术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同年7月,马自刚参加了首届全国民间吹歌展演,被评为“全国吹歌大王”。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下,庆阳唢呐受到了更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