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25岁的吕嘉揣着美元,从北京抵达柏林。那之后的20多年,他在意大利维罗纳国家歌剧院担任艺术总监,在欧洲各地工作生活,身上多了很多“第一”的标签——他既是第一个在意大利歌剧院担当总监的中国人,也是第一个指挥美国芝加哥交响乐团的中国指挥家。
十年前,他放下欧洲的一切,选择回国。在年国家大剧院的“龙凤呈祥:全球华人新春音乐会”上,吕嘉以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首席指挥的身份登台。那时,他想给自己一个挑战,把20多年来在欧洲乐坛累积的经验与方法,以及欧洲乐团的制度与规范带到中国,亲手调教出一个高水准的中国乐团。
年3月,吕嘉在国家大剧院执棒了两场“十载嘉音”音乐会,纪念他与乐团走过的十年。
音乐会选了瓦格纳《纽伦堡的名歌手》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的管弦乐作品,以及布鲁克纳《第九交响曲》。在他的执棒下,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呈现出了欧洲乐团的音色。
演出当晚,剧院外排着长队,戴着口罩的观众接受防疫检查。疫情三年,这样的场面,是国家大剧院的常态。“大剧院有四个厅,只要有演出,就是全满,这在以前是不可思议的。”吕嘉对第一财经坦言,这十年,他与乐团几乎是从零开始,走了很多别人没走过的路。他见到了乐团和自身的成长,也看到这十年中国古典音乐市场的急速变化。
坎坷与幸运
如果不学音乐,吕嘉极有可能会选择他喜欢的物理或数学。
他出生于上海一个音乐世家,父亲是总政军乐团指挥,母亲是歌唱家。11岁跟随父母到了北京,他才开始正式学音乐,15岁就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
当吕嘉考进中央音乐学院,师从中国第一位女指挥家郑小瑛,是当年指挥系唯一的学生。郑小瑛对这位得意弟子的印象是聪明,但贪玩,不用功。吕嘉记得,那时候自己沉迷文学,泡在学校图书馆,把所有能借到的哲学著作和世界名著全都看了个遍。日后回想,他对于音乐、哲学与历史的融会贯通,恰来自于那段时间“杂食”般的阅读。
去德国柏林艺术学院深造,是吕嘉人生的转折点。年大年初一,他带着只够几天住宿费的钱就去了柏林,到处借宿,洗过盘子,当过搬运工,也睡过地铁口的台阶。
“像我这个年代出生的,见过很多社会的变化,但真正自己吃的苦和坎坷并没有多少,更多的还是幸运。”吕嘉说,当年的5月,他就因为看到一幅海报,彻底改变了命运。
那是一张安东尼奥·佩德罗蒂国际指挥大赛的海报,他报了名,却因为名额太多,被安排为替补。
参加比赛的过程也戏剧性十足,从替补到正式参赛,他经历了各种擦肩而过的可能——先是拿不到签证,好容易到了当地,被黑司机宰,身上的钱花光,火车延误,差点错过最后的报到时间。有惊无险地进了比赛,经历五天赛程,年龄最小的参赛者吕嘉拿了冠军和评委会特别奖,获得马克奖金,接连不断的演出邀约开始涌来。
“比赛这件事,起码有20个节点,只要当中任何一个节点出问题,我的人生就是另外一种写法,这也是人生有趣的地方。”吕嘉说,从那时起,他才认定音乐是终生的事业。
比意大利人更意大利
赛后第二年,吕嘉在意大利佛罗伦萨歌剧院院长的引荐下,出任意大利特里埃斯特市国家歌剧院音乐总监。
“这家歌剧院几百年历史以来,从没有一个中国指挥家来过。”吕嘉说,他不仅是东方人,还是乐团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监。尽管乐团里有人怀疑,也有人不屑,但更多人对他充满着好奇和期待。
每天排练后,老资格的乐团成员拉着吕嘉吃饭喝酒,一聊就是三四个小时,给他讲了很多托斯卡尼尼那一代指挥家的故事和经验,“现在看来,那些聊天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在欧洲,吕嘉被评价为“比意大利人还要意大利”。他曾经纠正一位意大利女高音的吐字发音,起初女高音不接受,吕嘉跟她探讨整部作品的音乐色彩,不能因声音而牺牲掉语气的精确性和台词的表达,女高音心悦诚服。
直到现在,吕嘉仍认为做好一位指挥是很困难的,音乐史上,很多著名指挥家都是从助理做起,一点点攀上指挥台。但他一开始就站在了总监的位置上,以不同的视角统领全局。
他拥有极为敏感的听觉,能敏锐把控音乐的色彩,像调色一样依靠耳朵和经验去调整一个乐团的色彩。他之所以能在欧洲歌剧界出类拔萃,是因为欧洲大部分歌剧指挥最早都是钢琴指导出身,而他身上,则有扎实的交响乐指挥基本功。
在欧洲的20多年,吕嘉掌握了五六门外语,这是他指挥不同国家歌剧作品的先决条件。他在歌剧和交响乐上的曲目十分广泛,从德奥古典音乐到晚期浪漫派作品,从法国印象派到俄罗斯、意大利的古典音乐及浪漫歌剧,直至现当代音乐都有涉猎。
意大利《共和国报》曾评论吕嘉,“他对意大利歌剧的传统、歌词、舞台、特别是对于声乐的引导和精确理解,让人感到吃惊。”《德意志南方报》则评论:“意大利国家广播交响乐团在这位年轻指挥家的带领下,散发着如诗一般的细腻和意境,他将成为世界上最好的指挥家之一。”
20多年里,他在欧洲、北美、南美、大洋洲以及亚洲等地指挥过多场音乐会和歌剧,这个数字,放在世界范围也是少见的。
回国的指挥狂人
“中国的古典音乐环境跟欧洲相比,确实有很大差距。”吕嘉回想起十年前,身边朋友劝告他,既然已经在意大利功成名就,可以安心享受接下去的生活。
意大利的歌剧市场比中国更成熟,观众数量更多。他也清楚,如果留在意大利,工作之外就是享受生活,朋友聚会,假期旅行,美食美酒,自由自在。
反观当年的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是一支刚成立的新团,无论演出经验、曲目量,甚至是乐器,都无法跟国外任何一支乐团相比,新面孔新环境,充满未知。
“B型血的艺术家就是下决定很快的。”说起当初的决定,吕嘉说,他完全明白当时即将面对的挑战和困难,但他更清楚一件事,“在意大利,我只是他们音乐历史中的一份子。如果回到国内,我可以创造实现一些新的价值。”
老朋友余隆早在年就从德国学成回到中国,年创办北京国际音乐节,接着又创建中国爱乐乐团,五年后带着乐团到欧美巡演。这些变化,吕嘉都看在眼里,他也不断受邀回到中国执棒。
“中国古典音乐市场的变化非常大。首先是全国的剧院、歌剧院、音乐厅,就近千个,交响乐团现在有80多个。”吕嘉说,留在欧洲是“按部就班,什么都不用考虑”,但回到中国则是全新的可能性,无论时间、精力的投入,都将是过去的数倍。
“我没想过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只不过是把自己活得更潇洒一点,别人因为你更加开心,就够了。”吕嘉说。每一次跟乐团排练完,他都会做一个飞吻的手势,说一声“你们是最棒的”,感谢大家。
这十年,吕嘉带着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举行了八个音乐季,这支两栖乐团横跨交响乐与歌剧,迄今演出了30部歌剧,两次赴美巡演,对一支年轻的乐团来说,演出的密度之高,掌握的曲目量之广,完全依赖于掌舵者吕嘉的高强度投入。
人们称他为“指挥狂人”。最密集的时候,他上午排歌剧,下午排交响乐作品,晚上又登台演出,全天不停歇。他对乐团的要求是,不光要靠技术,更要有对声音、音色和句子的品味,要互相合作,和声的转换要灵动。
十年成长
乐团长号首席刘爽看到吕嘉作为指挥的不易,他们是一支两栖乐团,横跨交响乐和歌剧,这就要求指挥家“既要掌控乐团、音乐和舞台,又要有一定的语言天赋。”
中提首席庄然记忆中最触动心灵的演出,是勃拉姆斯《第三交响曲》。在台上演出时,她似乎分裂成两个自己,一个在台上,一个在台下,“被旋律、和声包裹着,几乎要流泪。”大管首席姬晶晶印象最深的是乐团第一轮演出普契尼的歌剧《托斯卡》,从舞美到音乐到合唱,严丝合缝,效果很震撼。
在吕嘉眼里,这支乐团是年轻、朝气、激情、热忱的,他带着这帮年轻人,从普契尼的《托斯卡》到瓦格纳的《罗恩格林》《漂泊的荷兰人》,到威尔第的《奥赛罗》,直至《纽伦堡的名歌手》,创造出歌剧演出的一个个里程碑。他记得很多乐团十年里的闪光点,舒伯特《第九交响曲》演得酣畅淋漓,布鲁克纳《第六交响曲》在韩国巡演,“轰动了韩国音乐界”。
乐团去美国巡演时,吕嘉观察,来的观众都是当地的资深乐迷。美国《音乐评论》对他们的评价是,“乐团和指挥完全掌控了德沃夏克色彩斑斓的第八交响曲,也掌控了整个交响乐中心的舞台。”
这十年他眼见中国古典音乐市场的规模变得庞大,观众数量与中国歌剧原创力一起迅速增长。仅国家大剧院,从建院至今排演80多部歌剧,其中二、三十部是中国原创歌剧,大剧院委约创作的交响乐作品也有数十部。吕嘉说,他是与中国创作力最旺盛的一代人一起成长。
疫情阻挡了乐团原本的北美巡演计划,却也开启了新的“云演出”时代。年4月,国家大剧院首开线上音乐会,截止当年12月,四大线上系列演出播出42场,总播放量超过12亿次。
疫情后,随着剧院的逐步开放,吕嘉更能感受到,“老百姓对高质量演出是很热情,很迫切的。”未来,他想以欧洲好乐团的目标继续带领乐团走上国际,“音乐上还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上个月,吕嘉接到恩师郑小瑛的电话,“她告诉我,她又开始创业了。”93岁的老人激动地说,厦门的“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开幕,她要登台指挥首场演出。
“郑老师93岁都能再创业,那我们这一代,还能再指挥40年。”吕嘉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709.html